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北东部森林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艳红  
【摘要】: 本文结合群落生态学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当代林学与群落生态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对东北东部森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发生和维持机制并提出了一个假说。 1.通过二年的田间实验,对群落植物多样性各个指标计算分析,证明小尺度干扰形成的生境物理异质性能够提高植物多样性。这是由于异质环境可为萌发提供更多有效的多样化微生境,而同质环境提供较单一的生态位,优势种明显,导致强烈的竞争排除,多样性低;森林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呈正相关,资源总量是决定群落内植物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小尺度干扰造成的异质性对次年植物多样性的作用减弱,干扰对资源有效性的提高具有暂时性。随着植物的生长,干扰的异质性对多样性的影响明显变小,无论丰富度、均匀度还是多样性指数,均朝着以基质性质,即资源总量多少的聚类方向发展。 2.通过对原始林、过伐林、次生林等受到不同程度人为干扰的森林类型的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认为,干扰程度不同,不同群落各个层次植物多样性指数大小及次序变化不同。由于受干扰程度不同,群落丰富度、均匀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及均优多指数均有较人差异。 3.模拟并改建了森林群落不同的演替阶段植物多样性变化机理性模型,从而说明了森林植物多样性随演替阶段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对枯落物层适度干扰可促进植物萌发,有利于早期植物生长,增加森林植物多样性。 4.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确定出影响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因素;用点格局分析来描述“大树”周围的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特征,并以统计假设检验法进行检验,得出各个样方草本植物多样性与大树距离之间的关系呈随机性,即二者之间关系服从泊松(possion)分布;草本多样性与样方的植物盖度呈反比。 5.结合前人研究,提出资源总量与干扰度假说,认为影响群落内物种多样性主要因素包括:群落所能提供的生态位数量、区域多样性及相邻群落种子源状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永飞,李凌浩,王其兵,张丽霞,张焱,陈佐忠;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6期
2 赵建民,陈海滨,李景侠;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杨利民,周广胜,王国宏,王玉辉;人类活动对榆树疏林土壤环境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3期
4 陈昌笃;林文棋;;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5 袁凤军;杜凡;许先鹏;;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年04期
6 杨林;石莎;冯金朝;赵敏杰;陶季;蓝智钢;;青海海北高寒草甸植被多样性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7 葛菁;韩宁宁;;安徽省植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8 ;科技要闻[J];科技导报;2011年04期
9 郭正刚,梁天刚,刘兴元,张洪江;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及植物多样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10期
10 张桂宾;河南省植物多样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1 林长松,左经会,田应洲,向红,孙爱群;玉舍森林公园猕猴桃属植物多样性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2 芦维忠,任继文;甘肃麦积山风景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3 ;武汉市园林科研所两项课题获奖[J];园林科技信息;2005年01期
14 陈昌笃;林文棋;;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S3期
15 张毅;王书宏;陈陆琴;;浅谈太原市园林绿化[J];太原科技;2008年04期
16 杨秀莲;张克斌;曹永翔;;封育草地土壤生物结皮对水分入渗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4期
17 陈鹏程;;湛江市公园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0期
18 吴征镒;;新起点的寄语[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年01期
19 Peter Moore;孙祥燮;;多样性的生态学[J];世界科学;1986年06期
20 赵哈林,张铜会,常学礼,周瑞莲;科尔沁沙质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及生态位的分异规律研究[J];中国沙漠;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化市委党校课题组;刘耀光;;构建通化都市区 打造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刘旭;董玉琛;;中国农用植物多样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王磐基;杨永芳;胡彧;;河南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杨飞;赵国华;郭延朋;刘广营;王欣;;人工抚育措施对华北落叶松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庄伟;;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种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重建和开发建设[A];中国公园协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6 李湛东;刘燕;潘会堂;;北京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7 许再富;刘宏茂;;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植物知识体系与植物多样性持续发展的关系[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李连芳;;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管理对策的探讨[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罗铮;董保华;张治明;;因地制宜创造有特色的植物多样性园林景观[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10 黄玄;;谈如何在北京营造有特色的植物多样性园林景观[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红;东北东部森林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王海;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对生物量及无机氮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魏永平;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房健;不同体尺大型草食动物采食对松嫩草地植被特征的响应及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春华;植物多样性对铅污染土壤的响应及其生态学效应[D];浙江大学;2004年
6 高宝嘉;雾灵山森林植物与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金山;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郭建英;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冯超;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10 何友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平平;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程丹丹;武汉市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利;辽宁凤凰山植物多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建军;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3S辅助分析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宋洪文;牡丹江林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林百红;东北东部铁路与海洋红港建设背景下的东北铁路货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清春;云蒙山林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黄炬斌;成兰铁路沿线(岷江干旱河谷段)植物多样性及其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潜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丛志颖;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发展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郑周;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及植物多样性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负众望 携手腾飞[N];丹东日报;2006年
2 记者 王忠先;通化市举办第二届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N];吉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欣刚;构建东北东部地区开发开放新格局[N];延边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第二届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今日开幕[N];丹东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笑梅;建设东北东部现代化港口城市[N];辽宁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丛晓明;“黄海之约——东北东部城市行”采访团起程[N];丹东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胜利张百智 黄文顺;东北东部铁路物流大通道指日可待[N];现代物流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唐莉;拆除“篱笆”携手共赢[N];丹东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宋时飞 潘晓娟;从“山水相连”到“组团参赛”[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初训;加强沟通合作 谋求共同利益[N];丹东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