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立黑龙江省新型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研究

米松华  
【摘要】: 21世纪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深入人心。在寻求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途径中,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其基础和保证。其中,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是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和核心。 我国目前水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形势日趋紧张,需 求量与可利用水量之间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市缺水60亿m~3,农业缺水300亿m~3;其次 水污染与水浪费现象并重,目前在我国80%左右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 国1/3以上的江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严重污染,50%以上的重点城市水 源地不符合饮水标准。上述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除了由于人口剧增造成人均占有 水资源量偏低,主要是缺乏一套完整的水资源补偿机制,因此,建立由合理的价格机制、 公平的市场机制、高效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以及法律机制相互制衡的水资源补偿机制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国水资源补偿机制不健全的形势下,黑龙江省水资源形势也不容乐观。我省多年 来掠夺性地开采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水量枯竭、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土地荒漠化、盐碱 化等严重的环境生态公害和经济损失。研究探索建立黑龙江省新型水资源补偿机制,一方 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协 调发展,推动我省生态省的建设:同时,水量和水质的提高对于提高我省农产品的质量, 发展绿色产业,带动龙江经济的二次腾飞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外先进国家水资源补偿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水资源价值补偿的 代表理论,结合黑龙江省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山了以水资源费、水价 为核心的价格机制;以水权分配为核心的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根据水资源的特点,提出 了水资源流域统一管理机制及新型管理组织机构,以及保障以上机制顺利运作的法律机 制。在上述水资源补偿机制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价格机制、管理机制和市场机制为切入 点,提出了黑龙江省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可操作方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全省水资源水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江苏水利;2010年04期
2 张学峰;;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水系污染与保护;2000年01期
3 汪达,汪明娜,汪丹;改革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经济政策[J];科技导报;2004年01期
4 侯云鹏;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统一管理[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徐树媛;张永波;;关于对水功能区划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西科技;2006年03期
6 季爱芳;尚丰浩;荆淑霞;侯真;;构建水库水资源保护工程体系的探讨[J];山东水利;2006年05期
7 王东坡;;建立节水型社会之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孔梓耀;于惠春;;我国东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法律保护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9期
9 毋晓琴;;浅谈汾河河源区水资源保护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1期
10 徐晓峰;冷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年11期
11 田志红;;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2期
12 张尧;;现行水资源刑法保护的缺陷浅析[J];今日科苑;2010年04期
13 李静静;刘海涛;高天美;;浅谈蓟运河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J];魅力中国;2010年02期
14 熊晓青;;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15 杨逃红;张晓波;黄玉林;;浅谈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统一管理[J];水资源研究;2004年01期
16 潘志涛;陈麦玲;赵洪学;;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05期
17 毕丽丽;;议我国淡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0期
18 孙丽华!讷河市,葛春霞!讷河市;如何加强县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J];水利天地;1997年S1期
19 袁弘任,魏开湄;水资源保护知识问答(八)[J];水资源保护;2002年03期
20 史广辉;于桂玲;;城乡节水管理措施研究[J];河北水利;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登伟;;建设和谐的京津冀都市圈水源供应环境——从水资源争夺到水资源补偿[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陈国阶;;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保护的地位和作用[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崔冬;;论环境行政指导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路林香;;矿井水排放与水资源保护及利用[A];煤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论文集[C];2005年
5 李盈;;宁波水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A];浙江省2005年给水排水论文集[C];2005年
6 徐洋;王磊;;日本水资源保护标准化情况及启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7 朱沛智;;论我国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促进[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谢绍舜;;太湖《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对策浅见[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9 唐钊;杨利雅;;环境税与水资源保护——以洞庭湖水保护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光淑;;浅议忠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立业;水资源特许使用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田林;经济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曹华;巴勒斯坦—以色列水争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温明章;饮用水水源地生物资源及其在水质保护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03年
6 郎连和;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叶锐;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刘金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模型拓展及应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9 吴英杰;锡林浩特市多水源综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尹鹏;哈尔滨市水资源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俊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生舞;三峡库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体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王春霞;泰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贾述;山东省农业水资源保护及循环利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5 崔祎满;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及战略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邓恒;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博弈[D];暨南大学;2011年
7 聂蕾;构建我国水资源税制的思考与对策[D];南昌大学;2007年
8 郑进华;云南省抚仙湖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佳玉;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10 付忠;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韩强;储昭平委员 “十二五”规划好水资源[N];江淮时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 肖擎;保护水资源 改善水环境[N];长江日报;2011年
3 记者 巴家伟;优化水环境 保护水资源[N];大连日报;2011年
4 记者 欧阳新华 张清;加大泾河水资源保护刻不容缓[N];黄河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黄哲雯;拿什么拯救你,枯竭的水资源[N];工人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建国 生效有;切实提高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N];中国水利报;2011年
7 谢海军 苏广平;浅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措施[N];陕西科技报;2011年
8 记者 杨亚非 特约记者 李国庆;长江水资源保护重点加强能力建设[N];人民长江报;2009年
9 章轲;民主党派辨析水资源保护[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广东省水利厅;2009年度广东省水资源公报[N];南方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