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摘要】:西部大开发给我国西部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但在西部旅游业大发展的表面现象之后,却掩盖了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重要问题,即在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更好地解决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生态旅游是其最佳出路,而生态旅游规划则是其基础。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规划主要理论的分析,针对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务件及环境特点,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体系。此外,本文还对其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AHP法建立了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定量模型;其次,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对功能区进行了区划,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敏感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和服务社区,并将景区按基质、廊道和斑块进行规划;第三,以CI为指导,进行产品定位;第四,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维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体系,需建立具有监测反馈功能的监控体系,包括环境容量的控制、保护工程的规划及在旅游地生命周期进入衰落期之前对景观进行二次开发,以延长其寿命,保持生态旅游旺盛生命力之目的,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西部地区GIS空间分析系统,并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为实例,进行了实地的生态旅游空间规划。希望通过此案例的实践研究为我国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