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抗旱性初步研究
【摘要】:本文以常夏石竹为研究对象,试验用的种子分别来自于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生态园(A)和吉林省北华大学实验区(B)。采用盆栽控水进行水分胁迫的措施,研究水分胁迫下组织相对含水量(RWC)、叶片保水率、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Chl)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Pn)等生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1.在水分胁迫下,常夏石竹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率呈下降趋势,随胁迫强度的加深,相对含水量下降也加剧,且A和B下降幅度趋于一致:不同生育期下降趋势无明显差异。A和B保水率在水分胁迫第15d时,与对照相比较分别下降了59.00%和61.64%;不同生育期下降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2.水分胁迫下常夏石竹体内脯氨酸含量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尤其在胁迫第9d后,表现出急剧上升趋势,在水分胁迫第15d时,与对照相比较A和B增幅大小为17.51倍和11.80倍: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较增幅大小为11.16倍和17.51倍。
3.在水分胁迫下,常夏石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在水分胁迫第15d时,与对照相比较A和B分别降低了29.75%和33.68%;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较分别降低了63.87%和29.75%。
4.常夏石竹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逐渐上升,干旱处理结束时,A和B质膜相对透性与对照相比较增幅大小为4.02倍和7.52倍;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较增幅大小为2.49倍和4.02倍。A和B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相比较增幅为1.48倍和2.44倍;不同生育期丙二醛含量增幅为5.52和1.48倍。
5.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干旱处理结束时,与对照相比较A和B分别降低了59.69%和52.59%;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变化差异不显著。
6.在水分胁迫下,常夏石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在水分胁迫第15d时,与对照相比较A和B净光合速率降低了106.51%和111.84%;蒸腾速率降低了87.38%和89.91%;气孔导度降低了88.89%和90.63%。
总体上,在水分胁迫下,来自于亚布力的常夏石竹与吉林的常夏石竹相比较,亚布力的常夏石竹RWC、Chl含量、Pro含量相对较高,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相对较低。这表明来自于亚布力的常夏石竹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相对较强,而来自于吉林的常夏石竹相对较弱。常夏石竹不同生育期的差异显示:盛花期与苗期相比较,盛花期的RWC、Pro含量相对较高,苗期的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相对较低。这表明盛花期抵御水分胁迫的能力相对较强,苗期则相对较弱。
|
|
|
|
1 |
谢德文;;贵州石竹科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分布的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86年04期 |
2 |
于华;;节约型地被植物——常夏石竹[J];中国花卉园艺;2010年16期 |
3 |
王凤翱;香石竹组织培养与器官发生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
4 |
林祁,刘克明;湖南植物志资料(二)——石竹科、壳斗科、伞形科、茜草科、菊科、泽泻科补遗[J];木本植物研究;1997年01期 |
5 |
赵斌,熊伟,吴太银;武昌地区泡囊丛枝菌根植物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
6 |
王英祥,张中义,曾千春;中国柱隔孢属的分类研究Ⅳ.石竹科上一新记录种及蓼科上的已知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7 |
陈利萍,王艳菊,葛亚明,赵戌雨;石竹科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
8 |
黄振;;常夏石竹的推广价值与栽培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年07期 |
9 |
汪海霞;;5~6月份适宜种植的花卉品种[J];天津农林科技;2008年02期 |
10 |
;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的区别[J];湖北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
11 |
杜连弟;王金民;;营养丰富的霉草[J];河北农业科技;1985年11期 |
12 |
汪海霞;;9~10月份适宜种植的花卉品种[J];天津农林科技;2008年04期 |
13 |
丁中涛,周俊,何以能,戴好富,谭宁华;多荚草中的新三萜皂甙(英文)[J];植物学报;2000年03期 |
14 |
薛超雄;;桂南良好的辅助蜜源——鸡肠草[J];蜜蜂杂志;2008年12期 |
15 |
王康满;;食疗保健山野菜——长蕊石头花[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年02期 |
16 |
张晓东;弥鸿喜;;优良的地被绿化植物——地被石竹[J];河北林业;2003年05期 |
17 |
戴荣华;;常夏石竹的组织培养[J];科学种养;2007年01期 |
18 |
叶剑秋;;组合盆栽花材系列 石竹类[J];园林;2007年03期 |
19 |
;银柴胡[J];现代农业;1978年12期 |
20 |
潘道一,梁雪明,赵松义,黄玉兰,柏淑仪,陈显俊,汪明达,向德明;湖南省烟地草害初步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