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林型树木边材液流通量研究

孙龙  
【摘要】:本文应用Granier热扩散技术对东北东部山区典型林分进行树干液流通量研究,分别在红松人工林、白桦次生林、硬阔天然林、山杨次生林以及蒙古栎天然林中选择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三株(由于林分年龄原因,硬阔林分中的胡桃楸无被压木,水曲柳中等木和被压木各选择两株),总计样木49株,应用Granier探针进行每隔15min的树干液流测定,同步测定各林分环境因子,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等10余个环境因子,进行了从5.29-10.29日整个生长季的测定,获取数据近500万个,详细研究和分析了主要树种树干液流特征,其中包括昼夜变化趋势和规律、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液流密度变化特点以及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液流密度变化规律,阐述了不同树种、不同径级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同时利用连续获得的树干液流通量与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树干液流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阐明不同树种不同时期影响树干液流通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以及树干液流密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并通过钻取样地内的树木生长年轮芯测定了不同树种不同径级的边材面积,建立边材和胸径的关系方程,估算了不同林分的边材面积以及冠层蒸腾的季节动态。 红松、白桦、山杨、蒙古栎、胡桃楸和水曲柳等6个树种的树干液流密度变化曲线正常条件下均呈单峰曲线,只是峰值持续的时间不同。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只是各树种在生长季结束后并不是液流马上停止,而是有微弱的 液流波动,其中波动较大的是白桦和山杨,其余树种波动均较小。各树种阴雨天液流密度变化曲线均不规则且液流密度值较小,甚至出现多峰曲线,但峰值并不明显。液流密度的变化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夜间却有液流发生,且值较晴天的夜间液流密度稍大。山杨阴雨天区别与其它树种的是仍出现较高的峰值,但不规则。其中山杨、蒙古栎波动较大,红松波动最小。 各林分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液流通量特征表现为:红松优势木液流密度的峰值大于中等木,中等木峰值大于被压木,差异明显;白桦和山杨优势木液流密度明显大于中等木和被压木,中等木和被压木液流密度值非常接近;胡桃楸中等木日液流通量变化大于优势木,中等木液流密度变化曲线近似呈梯形,优势木由于年龄较大,液流密度曲线变化平缓,没有明显的峰值,呈弧形曲线;水曲柳变化趋势与胡桃楸相似,液流密度峰值中等木大于被压木大于优势木;蒙古栎优势木液流密度明显大于中等木和被压木。 随季节推移生长季各月份液流密度均值基本逐渐减小,进入生长季末期(10月)基本处于微弱波动状态。各树种液流通量月平均值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6-8月,各树种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月液流通量变化差异较大。 日液流通量比较分析得出,红松、白桦、胡桃楸、水曲柳、蒙古栎和山杨等6个树种日液流通量最大值分别为2018.7(优势木6月)、2623.97(优势木6月)、2170.26(中等木6月)、2260.91(中等木6月)、2229.29(优势木7月)、3881.17(优势木6月)L.m~(-2).d~(-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志明;王海英;王芳;潘晓星;田补;;日本花柏心材和边材精油的组分[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2 王晓敏;苗平;;爆破预处理对赤桉材渗透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娜;孙墨珑;王立海;;桉树、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树种热值比较分析[J];森林工程;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文华;赵广杰;;木材/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荣军;费本华;江泽慧;;人工林桉树木材颜色和耐光性[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3 王相君;王喜明;张明辉;党娅萍;;两步法酯化杨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4 汪开治;;12种重要工业用制浆软材中的多糖含量和组成[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悦;沈熙环;何祥;翁殿伊;朱桂林;;油松无性和有性繁殖材料的比较[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6 陈太安;王昀昕;庞树声;Andrew Karalus;;人工林花旗松建筑材加速干燥工艺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7 赵桂华;;杨木变色对未来木材加工业的潜在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8 唐六丁;赵为民;;股骨—关节假体之间的界面生物力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唐明;陈辉;朱长俊;;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的致病性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燕;邱坚;闭梅松;欧志翔;;天然生物矿化木材中硅及其他元素含量[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龙;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林型树木边材液流通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彭冠云;基于CT技术检测木材、竹材结构特征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史蔷;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刘静;两种杨树防护林对河套灌区盐分均衡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晓东;用于风电叶片的分级竹层积材和杉木层积材的制造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志远;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工林杉木木材浸注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2 马剑芳;山西太岳山油松林木夏季树干液流速率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刘婷婷;基于树体结构推算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徐国祺;木材中生物矿物分布特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李焕波;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桂兰;亚洲主要商品木材构造与识别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王小芳;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用材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张芳;土壤—小美旱杨系统中盐分离子分布与运移[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9 章卫钢;人工林速生杉木表面密实化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9年
10 佟永萍;杉木管胞具缘纹孔膜及其塞缘微孔构造[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建玲;买家具小心边材充红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武美燕 东方;适用于家具与室内装饰的木材[N];中国物资报;2000年
3 记者 朱艳燕;红木消费需防“潜规则”[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日尧;鉴别名贵硬木 剖析材质特性[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罗兵;让家具质量不再成为纠纷“导火索”[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罗兵;让家具质量不再成为纠纷“导火索”[N];经理日报;2009年
7 曾祥素;购买红木家具谨防假货[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高志华;教你如何 识别木地板色差[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晓晗;八成红木家具暗藏边材不明示[N];西部时报;2008年
10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李跃;这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危害[N];河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