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木质剩余物轨枕复合技术研究

肖生苓  
【摘要】: 铁路是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轨枕是铁路重要的硬件设施,是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和行车质量的保证,传统的轨枕材料已不能满足铁路高速发展对其质量、数量、类型及技术性能的要求。以木质剩余物为填充材料,以毛竹片和中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甲阶酚醛树脂为基体材料,研究铁路轨枕新型复合材料的复合技术。通过对轨枕复合材料组分、结构方案、力学及其他性能的基础研究,确定铁路轨枕新型材料的复合工艺因子和工艺条件,最终获得符合铁路轨枕技术性能标准要求的新型材料研制技术。采用均匀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铁路轨枕复合材料单元组分的选择及分析,单元组分特性及对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轨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原则、工艺性要求、结构方案设计及分析;轨枕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的基本假设,复合材料增强体、基体及材料结构基本力学性能理论分析;轨枕复合材料最优复合工艺因子;轨枕复合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条件等。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确定以木质剩余物为填充材料,以玻璃纤维、毛竹片为增强材料,以甲阶酚醛树脂为基体材料,以偶联剂作为界面改质助剂,苯磺酸作为防水剂,尿素为甲阶酚醛树脂稀释剂的轨枕复合材料单元组分;(2)设计了层套式轨枕复合材料结构方案,该方案在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吸水厚度膨胀率、干湿态内结合强度以及静载抗压强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确定混合木质剩余物为新型轨枕复合材料的最佳填充材料;(3)在对轨枕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四种基本力学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层套式轨枕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模量、变形、刚度等主要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出其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变化规律;(4)得出热压时间X_1、施胶量X_2、密度X_3复合因子对轨枕复合材料静曲强度Y_1、弹性模量Y_2、吸水厚度膨胀率Y_3、干态内结合强度Y_4、湿态内结合强度Y_5、抗压强度Y_6等物理力学性能的交互作用关系,确定最优复合工艺因子为:热压时间t=0.7min/mm;施胶量m=14.30%;密度ρ=0.96 g.cm~(-3);(5)确定轨枕复合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T=180~200℃;复合压力:单位压力P=3.5MPa、保压单位压力P_1=1.9MPa、平衡单位压力P_2=0.3~0.5MPa;热压时间t=0.7min/mm;施胶量q=14.30%;密度ρ=0.96 g.cm~(-3);(6)根据美国ASTM D1037六循环加速老化法,六周期24h吸水厚度膨胀率符合标准要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静曲强度、弹性模量符合标准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冰;;梯形减振轨枕轨道施工方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2 颜大迁;老修罗;;你也可以上天[J];课外生活;2011年Z2期
3 纪占玲;李恒灿;;铺轨机布枕机构的创新设计与实践[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7期
4 张莉莉;付炎;王伟伟;陆路德;汪信;;氧化石墨-氧化锡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徐晖;;CTS2轨枕式转辙机测试设备的研制[J];铁道通信信号;2011年07期
6 任慧;康飞宇;沈万慈;;纳米铁氧体NiFe_2O_4复合材料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7 赵世家;武明辉;;地铁轨道结构的振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 ;沈阳地铁2号线开始铺轨,2013年上半年可试运营[J];市政技术;2010年S2期
9 阚颖;谢新连;蔡琦;;FDT-2型柔性轨道形变参数计算与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8期
10 Owen Harris;谢小海;;欧洲线路工程机械装备的生产[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11年04期
11 张健;付廷达;;单线铁路隧道无砟道床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12 王沛培;王立强;覃继宁;吕维洁;张荻;;原位合成不同基体组织7715D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7期
13 韩三平;;营业铁路并行三线改建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14 ;国家标准修改通知单[J];中国标准化;2010年08期
15 陈莉娟;靳凯朝;;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组成及其计算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16 唐辉;;松木桩复合地基处理在现浇桥梁地基处理中的运用[J];中华建设;2011年06期
17 马成海;高立军;;硅/氧化硅/锡/碳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18 刘艳;罗雁云;;无缝线路纵向温度力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05期
19 高瑞仑;;长枕埋入式无碴整体道床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年21期
20 杨卫东;;桥上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无缝道岔试验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荐;;低温处理对Al_2O_3·SiO_(2f)/Al-10Si复合材料断裂性能的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邹丽艳;孙志平;张国俊;;TiC/Fe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其改性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陈绪煌;余鹏;黄碧伟;李纯清;张荣;;茂金属乙烯—丙烯共聚物/炭黑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4 石岳;刘辉;迟伟东;沈曾民;;含锆C/C复合材料制备的研究[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晓红;;镁合金与石墨-镁基复合材料制备[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梁军;;碳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模拟及性能表征[A];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赵东林;乔仁海;沈曾民;;碳纳米管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隋刚;梁胜彪;李卓;石凌飞;杨小平;;活性碳纳米管增强体对T1000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9 仲新华;贾耀东;张勇;朱长华;谢永江;;C60高性能混凝土轨枕的应用试验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10 童昕;于柱;郑晶静;;纳米碳管/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生苓;木质剩余物轨枕复合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王彦;TiB_2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凝固行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江美娟;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介电与压阻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4 王锐;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刘宝举;粉煤灰作用效应及其在蒸养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邹超;类骨结构胶原纤维基多孔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评价[D];浙江大学;2007年
7 胡勇;原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流变成形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张慧波;聚氨酯弹性体改性及其复合材料制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汪靖;几种重要沸石类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刘小波;钛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霄;新型轨枕复合材料组分与结构设计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林红;木质剩余物轨枕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基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伟;基于散粒体特性的轨枕替换机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薛宗伟;β-锂霞石/铜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热物理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牟余江;红柱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宿德鹏;镁基纳米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东里;Al_2O_3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仕超;多孔Si_3N_4增强2024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杨;含横向增强体复合材料层合梁分层扩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李卉;废弃印刷线路板基材资源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宋世涛;材料科学中的“1+1>2”[N];上海科技报;2007年
2 洪斌;高性能复材轨枕项目获政府支持[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记者 辛晓;聚氨酯轨枕强度高寿命长[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增强体能十大秘诀[N];重庆商报;2000年
5 记者 刘爱平;安捷轨枕将走出国门[N];人民铁道;2010年
6 记者 李新龙 通讯员 张荣文 邓雪松;国内首根双块式轨枕落地武广线[N];湖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荣文 通讯员 邓雪松;我国客专第一根双块式轨枕落地[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8 记者 王连英;呼铁局轨枕生产扩能60% 居华北之首[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9 唐伟家;铁路轨枕:塑料挑战木材[N];中国化工报;2003年
10 李建军;轨枕工段智多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