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静电纺丝机设计及静电场优化研究
【摘要】:
目前,静电纺丝技术已成为得到纳米纤维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静电纺丝过程是使带电荷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在强静电场中流动与变形,然后经溶剂蒸发或熔体冷却而固化,得到纤维状物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后发现,对于开发可控的高压静电纺丝机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很少。当前,静电纺丝设备仅处于试验阶段,设备较为简陋,均为实验室自行组装;对于高压静电纺丝工作电场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开发出一种可控高压静电纺丝机和对电纺工作电场有限元分析与优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高压静电纺丝工作电场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高压静电纺丝机的设计以及高压静电纺丝机的试验研究。
在静电场分析与优化方面:首先,从静电纺丝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入手,分析了纺丝过程中影响工作静电场分布的因素,将不重要的影响因素加以忽略。再根据高压静电纺丝机的结构特点,进而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工作静电场仿真模型,并将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电场分布形式分析,选出了较优的方案。在优选方案中采用辅助电场的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还利用ANSYS对影响纺丝电场分布的几个参数进行了参数化分析与优化。
在高压静电纺丝机的设计方面,以实现实验参数的实时调控为标准,设计出了实验参数可控的高压静电纺丝机。实现了注射装置的进给速度的调控,接收距离的调控,接收器滚筒旋转速度的调控,接收器平台往复运动速度的调控。在接收距离和接收器平台往复运动速度的调控中,采用了步进电机和蜗杆的机构实现运动和控制功能;在接收器滚筒旋转速度的调控中,设计了一种半径可调的接收器滚筒装置,并采用伺服电机实现其旋转运动和控制功能。静电纺丝机控制程序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C++6.0,可通过在控制界面窗口中输入不同的参数,来方便地对试验参数进行实时调控。为保护控制元件在高压静电场中的稳定工作,设计了电磁屏蔽装置。
在高压静电纺丝机的试验研究方面,采用自行设计的静电纺丝机纺丝装置,以纺丝过程中电场的稳定性、纺丝的收集效果以及纺丝的形态为评定标准,选取分析优化的电场优化装置,分别进行不同电压、不同接收距离、不同纺丝速度下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并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与纺丝收集形态的关系。
|
|
|
|
1 |
史美声,杨世俊;炼油-化工一体化工厂总流程探讨[J];炼油设计;1998年06期 |
2 |
神会存;齿轮抗磨损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1998年09期 |
3 |
赵国华,赵贞姬,荆万钧,王子玲;关于废水监测断面及采样点位选择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9年05期 |
4 |
陈威,刘钢,陈维民;冲床隔振基础双自由度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解析[J];锻压技术;2001年04期 |
5 |
刘海石,曹玉军,姚克雷,隋永利,刘兴元,王殿清,张良恒,范钦杰,魏成启;160kA中间下料预焙槽生产技术条件的优化[J];轻金属;2001年01期 |
6 |
吴秀章,刘冀一;新标准车用汽油的生产[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年09期 |
7 |
黄晨,张晓丽,韩晓建,杨甫生;自动缫煮茧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J];丝绸;2003年11期 |
8 |
尹涛;浅议企业多品种优化[J];安徽化工;2003年04期 |
9 |
纪海慧,卢熹,张建润,孙庆鸿,陈南,孙序泉,汤本金,周永良,罗狄,张志英,陈佩民;CK1416数控车床整机结合面动力学特性建模与仿真[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3年01期 |
10 |
李善磊,宋汝贵,刘纯,牛玮;浅谈中厚板生产计划的优化对生产的影响[J];山东冶金;2004年01期 |
11 |
刘莉莉,贾玉玺,季忠;基于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的橡胶硫化工艺优化[J];特种橡胶制品;2004年01期 |
12 |
温作民;南京造纸厂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与应用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3 |
李平,高永顺;LN芯型弹性联轴器系列结构参数的优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14 |
陈少兵;数据包络分析法在矿床品位指标优化中的应用[J];矿产与地质;1993年05期 |
15 |
王志坚;优化低质麦芽糖化工艺的探讨[J];酿酒科技;1993年02期 |
16 |
郑石民;上海益昌薄板厂平面布置剖析[J];轧钢;1994年05期 |
17 |
刘杰华;滚削用量的优化[J];现代机械;1995年03期 |
18 |
王弘轼,周沛,宋维端;低压脱甲烷系统优化分析[J];化工学报;1996年03期 |
19 |
檀晋;印度GSFC氨厂集成和优化的优点[J];化肥设计;1997年06期 |
20 |
李映平;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优化工序尺寸公差[J];淮海工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