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露地菊耐低温特性研究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佟友丽  
【摘要】: 露地菊(Dendranthema×gandiflorum)是重要的园林绿化花卉之一,具有植株低矮,开花繁密,耐粗放管理等特性,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但是其盛花期通常处于深秋季节,往往因温度骤降导致观赏价值降低。通过遗传转化途径引入重要的抗逆基因,有望提高菊花抵御低温的能力。本研究以11个北方主要栽培露地菊品种(‘金不换'、‘矮红'、‘蜂窝粉'、‘雪涛'、‘秋艳'、‘粉玫瑰'、‘紫秋裳'、‘富丽'、‘金凤凰'、‘东林瑞雪'、‘袖珍红')和以这些品系为母本,在杂交子代中选育的16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露地菊品系(‘东林1号'、‘东林2号'、‘东林3号'、‘东林4号'、‘东林5号'、‘东林6号'、‘东林7号'、‘东林9号'‘东林9号'、‘东林9号'、‘东林11号'‘东林12号'‘东林13号'、‘东林14号'、‘东林15号'、‘东林16号')为试材,在对这27个露地菊品种和品系耐低温能力筛选的基础上,选择其中耐寒能力较强的4个露地菊品系和品种,进行了以叶片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研究。同时从拟南芥中克隆了AtproDH和P5CS基因,并应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进行P5CS基因转化露地菊的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露地菊抗冻品种和品系的筛选 利用受伤率和伤害指数两项指标对27个露地菊品系进行耐低温筛选,筛选出‘金不换'、‘雪涛'、‘富丽'、‘东林4号'、‘东林6号'、‘东林9号'、‘东林13号'等7个耐低温品系,同时发现‘粉玫瑰'、‘东林1号'、‘东林2号'三个品系的耐低温能力最差; 通过对不同自然低温处理时期,7个品系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糖等指标的测定发现,‘雪涛'和‘东林4号'的耐低温能力要强于其它品系,尤其是‘东林4号'对低温的调节能力较强,在低温胁迫下,能够调节渗透途径减轻低温的伤害。 2、低温胁迫下,露地菊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分离了‘东林4号'露地菊品系的低温处理和对照样品的总蛋白,通过ProteoVue软件分析发现:处理样品与对照相比共有蛋白差异点36个,其中显著增强表达的蛋白差异点有26个。选取10个差异色谱峰,经过蛋白质质谱鉴定了3个植物耐低温相关蛋白质,分别是:假定的钙离子运输ATP酶,铁氧还-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假定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 3、抗冻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通过RT-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P5CS和AtproDH的cDNA全长基因。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分别构建了AtproDH和P5CS两个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4、露地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建立‘东林4号'、‘东林6号'、‘东林9号'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发现不同基因型叶片外植体的分化率差异明显。‘东林9号'的叶片外植体分化率最高。‘东林13号'未获得以叶片为外植体的不定芽。‘东林4号'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3 mg/L BA+0.1mg/L2,4-D,叶片分化率为10%;‘东林6号'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2 mg/L BA+1 mg/LNAA,叶片分化率为82%;‘东林9号'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 mg/L BA+1.5 mg/LNAA,该品系植株上层幼嫩叶片分化率为95%,中下层叶片分化率均小于50%; 潮霉素对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分化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潮霉素含量为5 mg/L的培养基中叶片即可失去分化能力。‘东林9号'品系组培再生芽在含有30 mg/L潮霉素的培养基中全部死亡。 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初步建立了P5CS基因转入露地菊的遗传转化体系,经过PCR鉴定得到了一个阳性株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伶俐;石少川;张启翔;高亦珂;;农杆菌介导的地被菊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1年01期
2 王全华;葛晨辉;曹守军;张焕春;李素梅;尹国香;;番茄组织再生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唐俊;张富生;廖志华;;基于草甘膦筛选的菘蓝转化体系的建立[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4 杨小蕊;张明生;曹然;;发根农杆菌A4菌株诱导三分三毛状根的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5 尚爱芹;陈颖;赵梁军;田颖川;;爬行卫矛再生体系建立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6 秦红霞;张海超;刘敬梅;宋玉霞;;Prd29A:PaDREB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新疆杨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13期
7 秦永华;张上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丰香草莓遗传转化因素分析[J];核农学报;2007年05期
8 梁超;王景雪;裴雁曦;杨婷;;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年02期
9 庄志扬;王汉宁;张金文;温睿婷;李永生;郑琪;;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冯頔;张莉弘;魏毅;刘金亮;潘洪玉;张世宏;;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基因的克隆、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大豆[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7期
11 梁永恒;;雪松、海桐等几种常绿园林树种的电解质外渗率与抗冻性[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12 赵玉田,梁博文;冬小麦抗冻性鉴定的方法指标及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06期
13 杨俊陶;陈炳林;;桉树抗冻性种质的筛选[J];桉树科技;1990年Z1期
14 邓如福,裴炎,王瑜宁,王三根;海藻糖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15 严根土,王仁怀,殷泰和,张裕繁,苏桂兰;棉花苗期抗冻性研究及新材料筛选[J];中国棉花;2002年05期
16 朱月林,曹寿椿;不结球白菜抗冻性鉴定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9年02期
17 严继勇,李式军,徐鹤林;青花菜抗冻性的遗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18 赵萱;;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10周年[J];林业经济;1997年04期
19 刘申;东北林业大学李坚校长访谈录[J];中国林业教育;1999年02期
20 林善枝,李雪平,张志毅;在低温诱导毛白杨抗冻性中CaM含量和G6PDHase及ATPase活性的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台;;一个新的烟草糖基转移酶的初步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2 田爱梅;曹家树;;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15启动子的克隆、序列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郝建江;刘望夷;谢伟军;黄骏麒;龚蓁蓁;;抗真菌蛋白(AFP)基因转化棉花和烟草的研究[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炳英;李梅;;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红漫;祝令香;董志扬;;酿酒酵母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高水平;范丙友;刘改秀;史国安;李嘉珏;孔祥生;;牡丹ACS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7 刘丽锋;张俊红;古勤生;李汉霞;叶志彪;;甜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周庆丰;曹永长;毕英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罗齐军;朱昌叁;周鹏;曾富华;;Rs-AFP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辣椒的研究[A];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胡根海;喻树迅;范述丽;宋美珍;王清连;付远志;;陆地棉叶绿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友丽;露地菊耐低温特性研究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吴建慧;碱茅(Puccinellia tenuifolra)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功能解析及对杨树(Populus×euramericana 'Guariento')遗传转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范爱丽;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24和orf138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宋春丽;草莓乙烯受体FaEtr2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5 姚庆荣;木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及转AGPase基因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6 杨晓红;BADH基因、反义4CL基因对二色胡枝子的遗传转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张国裕;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冬梅;毛白杨花芽分化规律与开花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赵飞;小菊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及耐盐差异蛋白的分离鉴定[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孙亚卿;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基因的克隆及其对甜菜遗传转化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楠;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王智博;构建反义双价TuMV-Nib和LFY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春大白菜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3 张栋;DHAR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仙客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於维维;番茄中BR相关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秀根;番茄果实SPS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吴英;芦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转化芦荟的初步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7 黄海波;海南黄灯笼辣椒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CMVcp基因的转化[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8 侯杰;露地菊品种组培体系的建立及转F3'H基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肖艳华;特种经济植物天绿香和驱蚊香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昆虫抗冻蛋白基因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10 孙靖棣;农杆菌介导龙胆花色素苷5-O-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朱伟华;追求高教发展的新高度[N];光明日报;2006年
2 校园记者 刘晓娜;爱在日常间 随处做环保[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3 ;围绕学校永恒主题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朱伟华;“立志树木 立德树人”[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贾红路;青春尽染林海[N];黑龙江日报;2007年
6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网展新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焦新;吴国春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方方;小兴安岭人林皆欢[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朱伟华;万里林场育英才[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王馨恬;大陆交换生在台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