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缺乏对油菜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
【摘要】:
芥子油苷是一类富含氮和硫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于芸苔属植物。本论文主要研究硫缺乏对油菜不同部位叶片和根中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培油菜不同部位叶片和根中芥子油苷的组分和含量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顶端嫩叶和根的芥子油苷组分相同,主要由Progoitrin(2-hydroxy-3-butenyl-,2OH3B)、Glucoraphanin(4-methylsulphinylbutyl-,4MSOB)、Glucoalyssin(5-methylsulphinylpentyl-,5MSOP)、Gluconapin(3-butenyl)、Glucoiberin(3-methylsulphinylpropyl,3MSOP)、Glucocochlearin等6种脂肪族芥子油苷,以及Glucobrassicin(Indol-3-yl-methyl-,I3M)、Neoglucobrassicin(1-methoxyindol-3-ylmethyl-,1MTI3M)、4-Methoxyglucobrassicin(4-methoxyindol-3-yl-methyl-,4MTI3M)3种吲哚族芥子油苷组成,在中部叶片和基部老叶中能检测到除3MSOP以外的8种芥子油苷。
正常培养5周的油菜不同部位叶片芥子油苷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顶端嫩叶芥子油苷含量为0.72μmol/g FW,中部片叶和基部老叶芥子油苷含量分别为0.31μmol/g FW和0.17μmol/g FW。根中芥子油苷含量(0.96μmol/g FW)较高,尤其富含吲哚族芥子油苷(0.67μmol/g FW)。
缺硫处理对油菜基部老叶芥子油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中部叶片总芥子油苷含量在缺硫处理16天后明显低于对照,处理14天后嫩叶总芥子油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硫缺乏对油菜根部总芥子油苷含量也有影响,缺硫处理9天根部总芥子油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油菜顶端嫩叶比根部脂肪族芥子油苷对硫缺乏更为敏感,而根部吲哚芥子油苷对硫缺乏较为敏感。
本项研究还初步分析油菜不同种类芥子油苷响应硫缺乏处理的变化。顶端嫩叶的3-butenyl对硫缺乏处理最为敏感,而硫缺乏处理对顶端嫩叶的2OH3B含量影响最大。根部I3M对缺硫处理最为敏感,而硫缺乏引起根部吲哚族芥子油苷的1MTI3M含量变化最大。
|
|
|
|
1 |
高家国,何国顺,汪训明,蔡以欣;油菜叶绿体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16S rRNA基因及16S-23S rDNA间隔顺序的分离[J];遗传学报;1987年01期 |
2 |
孙国凤;增加油菜油脂含量获成功[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2期 |
3 |
安贤惠;就陇油1号、2号的选育谈油菜的品质育种[J];甘肃科技;1995年06期 |
4 |
刘选明,官春云,李枸,周朴华,罗泽民;油菜花药离体培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5 |
王福民,王渊,黄敬峰;不同氮素水平油菜冠层反射光谱特征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年02期 |
6 |
唐泽静;杜新;;六个油菜物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7 |
张信禹;;油菜红叶的诊断与补救[J];河南科技;1991年01期 |
8 |
许才康
,马红梅
,董遵;加强油菜品质改良育种 提高油脂质量与饼粕利用价值[J];苏南科技开发;1999年01期 |
9 |
王建林,胡书银,唐佳,栾运芳,旦巴;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的抗逆性研究[J];西藏科技;2002年11期 |
10 |
刘振齐;孔令传;何余堂;;油菜冻害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
11 |
瞿爱权,东惠如,李俊国;汞对水稻、油菜影响的研究初报[J];环境科学;1980年06期 |
12 |
熊伟;观察油菜胚胎发育的方法[J];生物学杂志;1994年01期 |
13 |
陈建勋,沈康;硼素在油菜幼苗体内的运转与分配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4 |
张明永,梁承邺,段俊,黄毓文;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发育进程中活性氧的代谢[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05期 |
15 |
张学昆,李加纳,唐章林,谌利,陈云坪,陈洪源,郭益红;油菜几丁质酶的特点及其与抗菌核病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6 |
张立红;《双低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让油菜花开放在农民心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李培武研究员[J];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06期 |
17 |
林春野;重金属Cu Cd Zn的陆生植物毒性比较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6年06期 |
18 |
于建伟,王立翔,陈英慧,王平;驻马店地区油菜苗期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对策[J];河南气象;1996年03期 |
19 |
刘建栋,傅抱璞;光胁地条件下油菜产量及其生产潜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6年02期 |
20 |
干滟,曾凡亚,赵云,张义正;油菜单株总DNA的快速制备[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