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境中紫椴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摘要】:
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区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是营造和谐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东北地区典型乡土树种紫椴为研究对象,采用户外定位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最优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量化综合分析了紫椴的生态功能。同时结合紫椴景观功能的调查与评价,对紫椴在城市生境中的适宜性展开全面的研究,为丰富、优化哈尔滨城市森林树种以及提高其城市森林系统的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城市中紫椴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杀菌能力、吸收重金属能力随季节呈动态变化,但平均水平与野外生长的紫椴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生境内紫椴在维持碳氧平衡、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上基本一致。但是紫椴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和吸收SO_2能力却明显不同,城市生境中紫椴吸收SO_2、降低环境污染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也反映出紫椴在城市环境中能够通过自身适应性的提高来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因此,可将其作为城市森林树种推广。此外,研究还发现紫椴单株树生态功能与总叶面积密切相关,其总叶面积越大,生态功能发挥的越好。
尝试以小尺度价值计算的方法,对紫椴单株树生态功能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紫椴降温、增湿能力带来的效益最为显著,分别为282.88元/a、82.29元/a;其次是固碳、释氧效益,分别为21.77元/a和15.08元/a;净化空气与吸收SO_2的效益相对比较小,仅为0.46元/a和0.34元/a,由此可见,紫椴在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城市小气候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且价值量十分可观。
通过美景度评判法对紫椴18个景观因子进行景观功能的评估,得到58%“较好”以上的评价,这说明紫椴的景观功能较优;同时,按景观因子优异程度排序,前五位的景观因子分别是“春秋色叶”、“苞片奇特”、“长势良好”、“分枝点高”、“树干通直”,这些评价因子多可体现行道树的优化特征。综合考虑紫椴的生态与景观功能,认为紫椴能够被引入哈尔滨城市环境建设中,而且更适合作为城市森林树种栽植于城市防护绿地中。
|
|
|
|
1 |
张亚君,徐妙珍,王凡秀,宋云平,董玉霞,凌云;紫椴芽的离体培养诱导分化条件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96年01期 |
2 |
吴静,王政权,刘雪峰;霜冻害对紫椴人工幼龄林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3 |
杜凤国,苏春华,李云凤,钱树伦, 张孝江,陈英,李光成;紫椴和糠椴种子解剖构造的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4 |
郭明辉,郭丽;抚育间伐对紫椴木材材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5 |
徐程扬,翟明普;紫椴幼苗的叶片运动与光截获[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4期 |
6 |
冯学全,王德艺,李国忠,王君山,丁泽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紫椴蒙古栎混交林[J];河北林果研究;2001年04期 |
7 |
张有富,陈文山,刘高义,周道军,依冠军;紫椴硬枝扦插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
8 |
邹学忠,阎忠林,韩素梅,刘清田,纪文录,吕长波;紫椴育苗技术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4年Z1期 |
9 |
张国珍,陈立新,陈祥伟;紫椴人工幼林适生立地条件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0 |
徐程扬,张晶,刘强,李刚;紫椴幼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1 |
廉守喜,乔静,张和生,李贵莲,祁永会;紫椴优良无性系的初步评价[J];防护林科技;2004年04期 |
12 |
于春波;刘晓明;;紫椴种子处理新法[J];林业科技情报;2006年04期 |
13 |
王长杰;祁永会;刘建明;;紫椴栽培技术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年08期 |
14 |
邹学忠,阎忠林,朴素梅,黄国学;不同立地条件水曲柳核桃楸紫椴造林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5年03期 |
15 |
何玉玲;姜贵勇;席振峰;;紫椴的育苗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0年02期 |
16 |
徐程扬;不同光环境下紫椴幼树树冠结构的可塑性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
17 |
吕秋银;紫椴优质用材林经营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1年05期 |
18 |
李伟娟,于东华;紫椴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1年04期 |
19 |
刘强,张鹏;紫椴用材林主伐年龄和轮伐期的确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0 |
唐凤德,蔡天革;化控物质对紫椴苗木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