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树龄及纯种杂种家系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

佟丽丽  
【摘要】: 落叶松(Larix spp.)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北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近年来,落叶松遭受病虫害侵袭严重,林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落叶松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目前对落叶松化学防治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从化学生态学及植物生理学角度研究树龄及家系与落叶松抗性关系的报道缺乏。本研究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L.kaempferi×L. gmelinii)为研究对象,分析6、7、8月长白73-26、长白73-28、日5×兴9和日3×兴2在幼龄林(16a/17a、19a)、中龄林(22a)和近熟林(30a/37a)时期针叶内单宁、酚酸含量与防御蛋白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树龄及纯种杂种家系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为加强对不同年龄林木的管理和监护,选择抗性较强的树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树龄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 分析不同年龄落叶松针叶内抗虫相关物质的变化,分别采用香草醛-盐酸法分析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落叶松针叶内的酚酸类物质,检测出没食子酸、水杨酸、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肉桂酸、香豆酸、绿原酸和阿魏酸这10种物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防御蛋白——保护性酶、防御酶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抗虫相关物质含量(活性)多数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 2纯种杂种家系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 不同家系间落叶松针叶内抗虫相关物质含量(活性)存在差异。缩合单宁含量杂种家系多数比长白家系高;酚酸类化合物质在幼龄林时,长白家系显著高,尤其是长白73-28,在中龄林时,杂种家系显著高;防御蛋白活性多数为长白家系高,杂种家系仅在短时期的幼龄及中龄林凸显抗性上的优势。 3不同生长时期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 落叶松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多数符合7月8月6月,且各月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防御蛋白活性在不同生长时期波动较大。POD、SOD、PPO和TI活性多数表现为6月较高,CAT和CI活性7月较高,PAL活性8月多数显著高于6、7月。 本研究结果表明,树龄及纯种杂种家系对落叶松化学防御物质的表达和积累影响差异显著(P0.05),生长时期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林木生长发育阶段及纯种杂种家系对植物防御能力的影响,这将对不同年龄不同家系落叶松林的科学管理和选育优良树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对于推行落叶松害虫的生态防治和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本研究中,抗虫相关物质含量(活性)在落叶松不同生长时期(月份)间波动较大,规律性不明显。这可能与试验样品采集年份的天气情况及树种特性有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天气情况调查,同时增加对直接亲本与杂交后代的比较分析,及对落叶松抗性的生物测定,以期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初丽芳;孙淑清;赵玉库;;落叶松水曲柳混交造林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蔡胜国;袁德水;丁旭光;;落叶松杂交控制授粉器创新效果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3 刘柯珍;王朝晖;黄仲华;;国产落叶松规格材销槽承压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4 张立宾;高瑞清;李晓玲;;人工林落叶松板材的真空干燥工艺[J];木材工业;2011年04期
5 沈琛琛;雷相东;刘殿仁;林召忠;;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树种竞争关系的变化[J];林业科技开发;2011年04期
6 张含国;张磊;朱航勇;徐悦丽;姚宇;;落叶松杂种与亲本ISSR鉴别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罗春霞;;落叶松及油松立枯病防治试验研究[J];甘肃科技;2011年12期
8 孙晓梅;楚秀丽;张守攻;丁彪;周德义;;落叶松种间及其杂种管胞特征及微纤丝角的变异[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9 张志文;陈广元;;高温高湿处理对落叶松锯材树脂脱除及分布影响分析[J];森林工程;2011年03期
10 栗学明;栗学光;;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几点有效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11 张连金;曾伟生;唐守正;;带截距的非线性方程与分段建模方法对立木生物量估计的比较[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12 孙阁;;美哉,塞罕坝[J];广西林业;2011年06期
13 刘建华;王笑峰;蔡体久;;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矸石废弃地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1年04期
14 牛理琴;;退耕还林中的枣药间作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15 张立明;孔雪;;应用造林技术治理侵蚀沟[J];水利天地;2011年07期
16 李延东;于秀英;;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17 本刊记者;;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大南坪林场 凝心聚力保资源 齐心协力求发展[J];山西林业;2011年04期
18 王长杰;祁永会;刘建明;;紫椴栽培技术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年08期
19 陈琳;赵廷宁;赵陟峰;;晋西半干旱黄土地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20 李林;郑小贤;;针叶树理论材积式在长白山地区的适用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时敏;李广武;;落叶松芽瘿蚊的初步观察[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李爱;齐力旺;宋文芹;陈成彬;王春国;;落叶松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李莉;刘玉喜;陆志华;;落叶松杂种组培繁殖的研究[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1991年
4 李爱;方梦蝶;齐力旺;宋文芹;陈成彬;王春国;;落叶松双亲及正反交杂种后代基因表达谱分析[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军辉;张守攻;;落叶松的遗传育种策略[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张健;严善春;;落叶松结实量对其针叶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郭奕明;杨映根;郭毅;郭仲琛;;落叶松体细胞的胚胎发生[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8 魏庆芳;;落叶松优树类型的划分[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9 张蕾;齐力旺;韩素英;;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基因的差别表达与表达谱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潘本立;袁桂华;蒋雪斌;;落叶松杂种优势的创造及大量生产优良杂种种子的技术[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学;落叶松对胡桃楸化感作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梅莉;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周转与碳分配[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于水强;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寿命的估计[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冯健;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无性系间生根差异的分子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张蕾;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化机制和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史建伟;施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动态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那守海;氮磷营养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调控[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王庆成;水曲柳落叶松细根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杜晓;落叶松原花色素的分级及精细化利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于宁楼;九龙山不同森林类型立地长期生产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丽丽;不同树龄及纯种杂种家系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于丽丽;火烧干扰对小兴安岭落叶松针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夏;采伐对小兴安岭落叶松沼泽土壤碳、氮储量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刘艳;落叶松指接材力学性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姜海凤;三种落叶松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姜红英;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生产、死亡和周转及其对长期施肥的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郭盛磊;氮、磷营养供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王琼;俄罗斯产落叶松锯材干燥特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刘雪英;落叶松菌根根际真菌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石春玲;落叶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成立 周庆营 袁德水;推广良种造林 促进林业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2 ;落叶松育苗六步骤[N];陕西科技报;2006年
3 通讯员 张良 记者 刘玉荣;10万立方米落叶松集装箱底板在牙克石生产[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4 王宇兴;天水建成我国最大云杉和落叶松繁育中心[N];甘肃日报;2008年
5 中林;树苗混栽莫随意[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6 张刚;樟子落叶松二虎显威 杉木花旗松旧主式微[N];经理日报;2002年
7 记者 石巨福;华亭8万亩荒山林地使用权顺利转让[N];平凉日报;2007年
8 驻站记者 高建祥;贾义祥痴心绿荒山[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9 周丽艳记者 华涛;薛利海退耕还林记[N];抚顺日报;2008年
10 王文广本报记者 司成钢;林改的吸引力:回家种树去[N];辽宁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