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月弯孢霉漆酶高产菌株选育及漆酶纯化研究

郑楠  
【摘要】: 为提高新月弯孢霉分泌漆酶的产量和活性,本文利用物理诱变法(紫外-60Co-γ合诱变,微波诱变)和化学诱变法(硫酸二乙酯诱变)对新月弯孢霉菌株进行诱变。在紫外-60Co-γ的作用下,新月弯孢霉分泌漆酶的活性由原始的0.55 U/ml提高到1.668U/ml。在微波作用下,新月弯孢霉分泌漆酶活性由1.668 U/ml提高到1.914 U/ml。在硫酸二乙酯作用下,新月弯孢霉分泌漆酶活性由1.914 U/ml提高到1.949 U/ml。最终酶活比原始酶活提高了近3.544倍。新月弯孢霉菌株致死率和正突变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致死率在80%到90%时,正突变率最高。 通过以上诱变,得到高产漆酶菌株VC-W-L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新月弯孢霉VC-W-L3产漆酶的发酵条件,培养基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得到新月弯孢霉产漆酶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培养基pH 6,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20 ml,摇床转速160 r/min。最佳培养基配比为:土豆200 g/L,蔗糖30g/L,大豆蛋白胨5 g/L, KH2PO4 5 g/L,愈创木酚0.2 mmol/L,吐温80 0.1 ml/L, Mg2+ 0.5 mmol/L, Cu2+1 mmol/L, Ca2+1 mmol/L, Mn2+0.25 mmol/L。其最高酶产量为2.306U/ml,比培养基优化前的提高了18.32%。利用工业废料作为培养基主要成分,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废糖蜜30 ml/L,豆粕15 g/L, KH2PO4 5g/L,愈创木酚0.2 mmol/L,吐温80 0.1 ml/L, Mg2+ 0.5 mmol/L, Cu2+1 mmol/L, Ca2+1 mmol/L, Mn2+ 0.25 mmol/L。最佳产酶量为1.485 U/ml。 通过对新月弯孢霉发酵液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PEG6000浓缩,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75凝胶过滤等纯化技术进行处理,纯化得到新月弯孢霉胞外的漆酶,最终纯化倍数为3.73,总活力回收率为31.69%,由SDS-PAGE电泳图片计算得出纯酶的分子量为86.3 kDa。 以BTS作为底物时新月弯孢霉纯化后的漆酶的最适反应pH为3.0,在pH2.8~3.5之间,漆酶活性较高;在pH为5.5~6.5的范围内稳定性最好,1 h内平均剩余酶活在87%以上。新月弯孢霉纯化后的漆酶的最适反温度为30℃,在20~30℃之间,漆酶热稳定较好。纯化后的漆酶催化ABTS的米氏常数为0.064 mmol/L。染料脱色结果表明:纯化漆酶在24 h内对孔雀绿的脱色效果最好,其次为茜红素,中性红,刚果红,亚甲基蓝,最后为甲基橙。在最初12 h对孔雀绿的脱色效果最快。新月弯孢霉漆酶对混合染料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表明该菌在染料废水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新月弯孢霉液体培养时产生的菌丝球对多种染料的脱色能力,多种染料在24h内的脱色率均达到80%以上,且菌丝球稳定性良好,可重复使用6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敏;王海东;赵丹;谷惠琦;张曦;;产漆酶疣孢漆斑菌NF-05的分离及对偶氮染料的脱色[J];菌物学报;2011年04期
2 董丽辉;曾杰;范三微;凌庆枝;;亮菌固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国淑;叶华智;唐志燕;詹红菊;陈希芹;刘萍;张绍梅;;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营养体亲和性初步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峥;许雷;;产漆酶细菌菌株的分离及基因克隆[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波;李长田;李玉;;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其性质的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冰;马百平;康利平;全波;王永泽;熊呈琦;;新月弯孢霉及其糖苷酶对甾体皂苷糖基的选择性水解[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王璋;王剑锋;苏国成;刘建玲;;新选黑管菌产业化前期高产漆酶工艺技术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崔艳红;张海棠;孟庆辉;王艳荣;;白腐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剑锋;刘建玲;王璋;;生化反应罐培养新选黑管菌发酵高产漆酶工艺技术及其效果评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黄志明;陈宇;刘行侠;吴锦程;;枇杷果肉漆酶酶学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万金泉;陈杨梅;王剑英;陈德强;马邕文;王艳;;生物酶法漂白对二次纤维性能的影响[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洪宇植;李剑凤;房伟;肖亚中;;真菌漆酶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新;血红密孔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产漆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赵丹;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NF-05漆酶的产生、特性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朱友双;杂色云芝液态和固态发酵产漆酶及离子液体对生物质预处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敏;新月弯孢霉的甾体11β-羟基化作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1年
5 张应龙;环境友好木质素降解新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卢文玉;新月弯孢霉甾体11β-羟基化与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7 冯冰;甾体皂苷生物转化及其特异性糖苷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李艳丽;原生质体技术筛选刺芹侧耳高产多糖和漆酶菌株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9 汪春蕾;具细菌漆酶活性的芽孢外壁蛋白CotA基因克隆及异源表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张莉;白腐菌(Trametes pubescecs MB89)漆酶酶学性质及其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楠;新月弯孢霉漆酶高产菌株选育及漆酶纯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张田田;火红密孔菌发酵产漆酶培养基的优化、分离纯化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姜庆宏;新月弯孢霉漆酶的产生、分离纯化及对染料脱色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赵亮亮;红芝发酵产漆酶及其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季万镇;白腐菌漆酶的制备、催化聚合的研究及漆酶基因克隆的初探[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6 张永辉;朱萁小菇漆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及脱色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谷惠琦;凉水保护区土壤类漆酶细菌群落结构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王诗然;漆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周菲;产漆酶木霉ZF-2分离、发酵与初步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维乐;Paraconiothyrium variabile GHJ-4漆酶的发酵、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