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两种重楼的生药学研究
【摘要】:
为明确黑龙江省重楼属植物的生药学特征,建立一种全面、有效的品质评价体系,为合理的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对黑龙江省的北重楼和四叶重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药学研究。通过形态组织学研究,找出了北重楼与四叶重楼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显微上的鉴别特征。并对其微观形态进行显微照相,绘制了粉末图及横切面组织简图。采用理化鉴定方法对其有效成分甾体皂苷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表明它们的地上、地下部分均含有甾体皂苷;而且运用TLC法对甾体皂苷中薯蓣皂苷元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重楼的地上、地下部分也含有薯蓣皂苷元。采用HPLC法对两种重楼中的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北重楼与四叶重楼的根茎、茎、叶、花均含薯蓣皂苷元,但含量有差异,并且三个不同地区北重楼地上部分薯蓣皂苷元含量以伊春为高。
|
|
|
|
1 |
滕杰,李毅,王良信;北重楼全草的显微鉴定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03期 |
2 |
王强,徐国钧,李恒,郑学忠;中药重楼的显微鉴定研究Ⅱ[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
3 |
孙立新;孟楠;何珉;张克星;毕开顺;王敏伟;;HPLC法测定中药白英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4 |
赵赫;梁玉香;于丽萍;;HPLC法测定金刚藤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吉林中医药;2007年01期 |
5 |
苏红艳;刘玉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茯苓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6 |
崔瑾瑾;刘合刚;孙弘;;延龄草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3期 |
7 |
陈钧,王俊,杨克迪,欧阳臻;超临界CO_2萃取薯蓣皂苷元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8 |
谢丽莎,廖月葵,谈远锋;半红树植物海薯藤的形态组织鉴定[J];中成药;2004年09期 |
9 |
张勉,付晓丽,王胜勇;肉苁蓉类商品药材的数码显微鉴定[J];中药材;2004年06期 |
10 |
徐雄良,向轶,柯尊洪,张志荣;RP-HPLC法测定金槐冠心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中草药;2005年04期 |
11 |
杜庆鹏;田金改;隗秀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01期 |
12 |
雷艳红;;痛风止痛胶囊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J];吉林中医药;2008年03期 |
13 |
秦琴;;半夏厚朴汤处方的药材特性和显微鉴定[J];西南军医;2008年04期 |
14 |
梁晓;师红;高军宁;赵海峰;;HPLC法测定萆薢分清丸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5 |
宗玉英;余满堂;车镇涛;邵鹏柱;黄家乐;刘宝玲;;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及其几种易混淆毒性药材的显微鉴别[J];中药材;2009年01期 |
16 |
史艳霞;周日宝;童巧珍;任旻琼;王珊;王晓明;;HPLC法测定药用百合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7 |
刘海峰;陈晓春;严敏;薛洪宝;李晖;;HP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薯蓣皂苷元的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9年07期 |
18 |
罗敏;舒军;陆茵;;薯蓣皂苷及苷元提取分离和抗肿瘤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9 |
洪振强;张俐;王和鸣;洪海森;;薯蓣皂苷元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20 |
李萍;何筱毅;周佳;;HPLC测定穿龙骨刺片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中国药品标准;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