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富津教授运用疏肝法治疗内科病证的经验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疏肝法作为切入点,通过进行临床的回顾性研究,以中医药理论知识为指导,依次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从肝论治内科病证的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全面继承其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首先,对疏肝法进行文献学研究,论述不同时期的医家和医籍对肝的认识及治法,立足古代文献,通过中医藏象学理论框架,整理疏肝法的立论依据。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进展,为整理和总结段富津教授应用疏肝法治疗内科病证的辨治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回顾分析207例处方中含有疏肝作用药物的典型病例,以方剂的配伍特点为基础,结合证候,归纳疏肝法的治法分类和应用病种,研究分析段富津教授运用疏肝法治疗内科病证的诊治思路和用药特点:1.从肝论治,疏肝为要。段富津教授在临床辨治不寐、心悸、呃逆、胁痛、腹痛、郁证等证,常从肝论治,故立疏肝法为基本大法。2.疏肝六法,百法备焉。疏肝六法即疏肝行气法、疏肝养血法、疏肝活血法、疏肝清热法、养阴疏肝法、健脾疏肝法。此六法既单独组方运用,又依病证之变而数法合用,以圆机活法。3.味辛入肝,“配伍”疏肝。入肝经且有辛散之性的药物,经配伍均可在方中具有疏肝作用,且“血中气药”、理气药、风药,与肝经药配伍亦多可具有疏肝之功。本研究总结了段富津教授应用疏肝法治疗内科病证的临床经验,并探索了从治法这一新角度研究名老中医组方用药特点和辨治疾病的思路,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