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穴位电刺激对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低频穴位电刺激方法对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并对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与步行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优化治疗方案,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患侧足三里、阳陵泉,采用断续波(断续比1:1),频率为50Hz,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治疗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治疗组接受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患侧足三里、阳陵泉、飞扬、昆仑,电刺激的波形、频率、治疗时间、治疗频率、疗程均与对照组相同。分别在疗前与疗后使用RM Gait步态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及下肢Fulg-Meyer评分进行测定。利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疗后的步速、步频、患侧步长较疗前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两组患者步速、步频、患侧步长的差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疗后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较疗前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两组患者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的差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疗后患侧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下肢Fulg-Meyer评分较疗前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的差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Fulg-Meyer评分的差值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的差值与步速、步频、患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的差值的相关性分析P值均小于0.01,提示患侧踝关节最大主动背屈角度的差值与步速、步频、患侧步长、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的差值相关。结论:1.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刺激与常规低频穴位电刺激均能改善中风后踝背屈障碍,对中风后踝背屈障碍患者步行能力的提升疗效显著;2.屈伸肌交替低频穴位电刺激对改善中风后踝背屈障碍疗效优于常规低频穴位电刺激;3.踝背屈功能在维持下肢负重、步行的平衡与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
|
|
|
1 |
顾新,李玉明,张莉,鲁燕莉;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评测[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02期 |
2 |
吕文国,王刚,朱镛连;脑卒中后抑郁对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
3 |
李哲;郭钢花;白蓉;关晨霞;;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
4 |
张丽艳;肖振;安娜;;神经发育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作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5 |
华东;;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21期 |
6 |
陈巍;芦海涛;张琦;张通;纪树荣;;卒中后左侧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09年10期 |
7 |
简伟;;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0年05期 |
8 |
吴玉霞;王翔;蔡可书;王彤;;强制性运动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
9 |
贾子善;王茂斌;曲镭;;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步行能力预后[J];中国康复;1993年03期 |
10 |
郝双阶;肖文武;;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步行能力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
11 |
燕铁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简介———功能性步行能力快速定量评定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
12 |
徐光青,黄东锋,兰月,毛玉瑢,刘鹏;脑卒中患者下肢关节运动对步行能力影响的三维运动学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1期 |
13 |
侯来永,谢欲晓,孙启良;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
14 |
董海欣;金珍珍;;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15 |
邢晓红;常淑娟;;平衡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06期 |
16 |
李岩;顾旭东;姚云海;吴华;俞志良;李辉;王伟;张雄伟;;早期骨盆强化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
17 |
李桥军;华东;张斌;席建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22期 |
18 |
戴文娟;张春英;曾国勇;;规范化康复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3期 |
19 |
杨鹏远;李自强;赵晓;余生源;;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
20 |
黄宇;郑栋华;张继荣;;运动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