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RI的穴位刺激与脑皮层功能兴奋区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fMRI技术,从腧穴针刺效应的脑功能成像可视化角度,选择脑中风常用穴曲池、合谷、足三里进行针刺,比较各自脑激活区反应的差异,旨在明确腧穴、穴组与脑皮层兴奋的相关性,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基于fMRI技术的实验理论依据。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结论 1、基于fMRI技术证实,腧穴针刺与大脑皮层兴奋存在一定相关性,腧穴针刺对脑皮层功能区的激活存在多元性和腧穴相对特异性。即不同腧穴(或穴组)能激活同一脑皮层功能区,同一腧穴(或穴组)能激活多个皮层功能区。
2、针刺不同的腧穴(或穴组)能激活相同的脑皮层功能区,但BA的分区不同,执行的功能也不同,进一步论证针刺与大脑皮层兴奋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足三里穴以激活同侧大脑半球初级躯体运动区(MI)、辅助运动区(BA6,8)、初级躯体感觉区(SI)等功能区为主。
4、合谷穴、曲池以激活双侧大脑半球为主。在双侧初级躯体感觉区、运动区,合谷穴优于曲池穴;在其它双侧脑功能区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5、不同腧穴组合针刺,对脑皮层功能区的激活表现为多元性,既有共同激活区(但兴奋程度存在差异),又表现各自优势区。
6、单一腧穴刺激的激活范围广并且散在,组合穴的激活点比较集中,但并不是两个或三个单一腧穴激活点的叠加,而是激活点的重新分布。
|
|
|
|
1 |
闫立平,孙忠人,谢兵,马昕;电针曲池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现[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
2 |
李晓婷;宋小鸽;;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刺临床应用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3 |
黄泳,唐安戊,李求实,李东江,夏东斌,陈静;头电针对抑郁症脑功能成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7期 |
4 |
韩肖华;黄晓琳;;电针督脉腧穴对脑缺血大鼠缺血灶周围巢蛋白表达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
5 |
黄泳,唐安戊,李求实,李东江,张祥松,夏东斌;头电针对正常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年11期 |
6 |
樊莉;徐振华;朱晓平;;热敏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7 |
相永梅;电针加拔罐治疗颈肩综合征10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4期 |
8 |
宋海云;黄芳;邓兴瑞;郭俐宏;;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J];中国康复;2010年01期 |
9 |
黄先寿;黄宗娟;冯睿智;;电针、推拿配合寒痹散药透治疗肩周炎6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2期 |
10 |
王世军,吴富东,韩冰冰,宋文丽;电针对大鼠海马CA1区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5年05期 |
11 |
李江山,严洁,常小荣;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运动和胃动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2 |
冯冬泽;;电针、紫外钱光量子透氧并西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52例[J];国医论坛;2006年02期 |
13 |
吕珍;电针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158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5年05期 |
14 |
徐放明,陈日新;电针对小鼠耗氧速率影响的腧穴拮抗效应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5 |
杜广中;李岩;王淑香;;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117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年06期 |
16 |
薛由仁;;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9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09期 |
17 |
单敏初,张天红,蒋怡清,马正行;电针肾俞穴家兔心率变异性的谱分析[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09期 |
18 |
罗晓华;;电针加氦氖激光治疗肩周炎8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年23期 |
19 |
郑祖燕,李光明,谢正起;电针对中风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0年07期 |
20 |
白少君;;运用核磁共振成像观察针刺外关穴捻针状态脑区的激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