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

孙远  
【摘要】: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是我国古代安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安民政策不是明代独创的,在明以前的历代统治者都对其统治范围内实行安民政策,明朝正是在前代基础上开始制定和实行安民政策,不仅汲取了前代的精华,而且又发展了不同的内容,因此使其前期的安民政策得到更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明代前期安民政策得以实施,一方面是吸取明代以前在安民政策上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明代前期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海内外诸多学者的不懈研究下,有关明代安民政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有若干篇发表的论文,而且也有一些有关安民政策的专著。但是纵观目前研究现状,很多学者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因而对明代前期安民政策的研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本文的研究着重从阶段性研究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的具体情况,对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本文试图从明朝前期入手,侧重分析,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明代以前的安民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明代前期安民政策的特点以及明代前期安民政策的影响和评价。从整体来看,研究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明代前期安民政策,以及对明代后期的安民政策和现代的安民政策中的现实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泓;;明代福建社会风气的变迁[J];浙江学刊;2007年05期
2 徐振贵;焦福民;;论明代前期理学对戏曲的影响[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孙巧云;;从何乔新《楚辞序》看明代前期楚辞研究的状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孙巧云;;论何乔新之楚辞观[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李旻昱;;试析明代御史参政态度的演变及其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7 郑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明宫廷杂剧考证[J];电影评介;2007年09期
8 岳淑珍;;明代前期词学观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许静;;明代湖南乡试时空分布初探[J];教育与考试;2008年01期
10 王军兵;;明代前期文学沉寂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1 王熹;;明代凤阳等六府三州服饰风尚略论[J];安徽史学;2007年04期
12 张德信;;一部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的力作——何孝荣著《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读后[J];博览群书;2008年04期
13 张莉;胡松年;;明代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4 岳淑珍;;明代前期词学家考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5 陈炜舜;;众嚣嚣兮,而子独骚兮——论明代前期楚辞学的研究旨趣[J];职大学报;2010年03期
16 胡梦飞;;明代徐州段运河河道整治与漕运管理述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17 杨克峰;;论明代徽州民间的无讼与健讼行为[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8 李新宇;;论明代辞赋之演进[J];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19 自庶;;明代的衛所制度[J];紫禁城;1989年05期
20 卞利;明代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上进;;论明代前期出版的变迁与学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白翠琴;;明代前期蒙古与女真关系述略[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沈定平;;明代前期阶级斗争述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5 李俊丽;;明代前期北方地区的灾荒与荒政[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6 黄忠鑫;;明代前期祁门地方社会与赋役制度——徽州文书残卷《百户三代总图》考析[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田培栋;;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8 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9 刘清阳;;明代开中制度下商人的社会作用[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10 徐晓望;;澳门开港者严启盛史事考——兼论澳门妈阁庙的创建[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岳淑珍;明代词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刘南南;《琵琶记》批评史[D];苏州大学;2008年
5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军;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祖平;明清时期的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旭娟;张钫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远;论明代前期的安民政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雷文进;明代前期储君幼主培养问题初探[D];南京大学;2012年
3 胡珀;明代前期总兵制度形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李铁峥;从张秋河患看明代前期的黄河治理[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庞祥顶;明前期山东农业开发与流民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曰强;明代中菲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籍芳丽;明代文坛“三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波;明代的降人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宁;陆容《菽园杂记》与明代前期的信仰文化[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俊丽;明代前期北方地区流民成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周;匡时秋拍再推谢稚柳藏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马振东;明代宫廷绘画的一颗珠玑[N];河北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姚荣;鲁土司衙门多元文化艺术珍宝[N];兰州日报;2006年
4 张正宁 本报记者 周静;光福寺:泸山第一古刹[N];凉山日报(汉);2006年
5 曹树基;一部“过程”的移民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余来明;重建古典文学理论历史状貌的努力[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张晓蕊;京商:国都消费驱动完美追求[N];北京商报;2007年
8 左东岭;朝代转折之际文学思想研究的价值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7年
9 李振远;明代大连文化进入发展成熟期[N];大连日报;2009年
10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胡德生;明式家具产生的时代背景[N];团结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