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中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张东亮  
【摘要】:高中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文理分班后新环境的适应,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发展,高考升学考试的压力、学习成绩的压力、同学交往的压力等等,使当前高中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很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和心理出现问题。近期,媒体不断报导的高中生出走、自杀等事件,更是引起了全社会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哈尔滨市重点中学的530名高中生的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测量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应激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压力、自我身心压力和父母教养方式压力。2.高中生应激源存在性别、文理、城乡、年级和父母文化程度的显著差异。3.高中生更多的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幻想和退避的应对方式也被许多人采用。4.高中生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年级和父母文化程度上的显著差异。5.高中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6.高中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A.E.Slaby ,沈康;应激为您所用六十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5期
2 周鹏;席惠玲;魏小方;王佩琼;;护士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20期
3 李西营,毛艳霞;师范类大学生对应激源的感受频率与程度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8期
4 卢云娟,梁春丽,苏晓莹,陈珊,陆丹,韦薇;护理干预对离退休病人住院应激源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年09期
5 孙爱华;郑修霞;孙宏玉;;实习早期护理本科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6期
6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7 邓翌超;张德玄;陈树林;祝一虹;;浙江省中学生减负前后应激源对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8 黄正夫;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应激源分析及对策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唐伟,周文华;对55例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体会[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Ismail Hussein Hashim,周颖,杨治良;应激源感知的文化和性别差异:对留学中国的非洲学生和西方学生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11 张应平;;初一学生应激源与应付方式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03期
12 高文斌;;心理学在SARS之战中的作用[J];科学新闻;2003年14期
13 阎曙光;;外界应激源、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3期
14 杜彦玲;蒋维连;;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应激源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年02期
15 ;什么是应对?如何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J];护士进修杂志;2014年03期
16 黄艳苹,李玲,雷良忻;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7期
17 马慧,王志红,李萍,王宗文,严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2期
18 蒋奖;杨淇越;于芳;梁静;克燕南;;中学生家庭应激源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关系: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19 梁丽军;陈小燕;孙萍;陈文彬;罗建春;;应激源强度对心肌梗塞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清学标记物和心理情绪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20 毛艳霞;高师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雪;苏荣坤;王旭梅;;拒绝上学学生应激源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苏荣坤;王晓雪;王旭梅;;拒绝上学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情绪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娣;张月娟;阎克乐;;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源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欢欢;林文娟;李俊发;;急慢性应激源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脑内神经颗粒素变化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顾成宇;姜乾金;;心理应激系统论的实证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雯洁;;西北地区预科生的压力源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文增;;大学生运动员应激源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树杰;徐静良;杨建国;殷瑞杰;常海;;防空兵某型装备操作中的应激源分析及控制[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一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谢中垚;周丽丽;马彦;洪炜;;物质主义价值观对高中生抑郁和焦虑影响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俞瑾;王莉;;应激与女性生殖功能[A];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魏惠芳;针灸对不同应激源所致免疫失调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亮;高中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解琪;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对生活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宇;综合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应激源评定量表研制及考评[D];中南大学;2008年
4 庞静娟;应激对SAMP8小鼠认知功能及情绪的影响及两者机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年
5 朱炜良;警察职业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奔;不同应激源对机体免疫反应影响的差异性及相关机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7 杨丽;全人素质中介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卢彩玲;心理应激的模型化方法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9 崔丹丹;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4年
10 李妮妮;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在挫折应激源与情绪反应间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回龙观医院 宋崇升 冯立中 张忠田;慢性应激,一把威胁生命的钝刀[N];健康报;2009年
2 胥晓琦;早期干预应激的新理念:临床营养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张田勘;心理干预挽救可能离去的生命[N];中国青年报;2009年
4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罗跃嘉;应激对人体的影响[N];科技日报;2003年
5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胡宝林;应激源大量存在诱发鱼类出血病[N];中国渔业报;2013年
6 王洋;科学视野里的快乐与健康[N];中华读书报;2015年
7 黄志东;生鱼育苗期各种应激源无处不在[N];中国渔业报;2016年
8 夏翠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源和易感性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河南科技学院 魏刚才 刘保国;保证鸡群健康和高产必须注重改善环境,减少应激发生[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10 石家庄农业学校 张占峰;夏季养猪应密切关注10大问题[N];河北农民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