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性学习的价值,并且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学生的科学思维被纳入物理核心素养之中。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落实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任务,本文引入SOLO分类理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译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来指导教学。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按照等级分化的“质性”评价方法,根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观察,对学生认知思维水平进行等级评价。该理论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质”的提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SOLO分类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并将SOLO分类理论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以高中物理知识为素材,把学生的思维水平作为基点,从研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方式等多个教学环节中对物理教学进行指导应用,并设计教学案例“向心力”。其次,将融入该理论的教学案例实施到教学实践中,监控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并应用SPSS 22.0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译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对实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该理论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性。研究表明:结合SOLO分类理论的物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物理教学,该理论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有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督促教师的职业发展,并且对教学具有反馈作用。因此,SOLO分类理论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