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材料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真空抽滤法、液相剥离法和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raphene/MoS_2和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利用基本表征手段对graphene/MoS_2和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飞秒Z扫描技术等研究了样品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通过改变磁控溅射的溅射条件来研究不同溅射条件下银薄膜对纳米复合膜的光学性质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液相剥离技术,真空抽滤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分别成功的制备了MoS_2纳米膜,graphene纳米膜,Ag膜,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和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通过SEM,TEM和XRD对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表征,所示结果均证实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成功。利用Uv-Vis对MoS_2纳米膜,graphene纳米膜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和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线性吸收特性进行测量,发现所制备的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吸收高于graphene和MoS_2纳米膜并且与MoS_2相比较,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吸收峰没有出现变化。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有着与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相似的吸收峰并且随着银的功率增加,吸收峰红移且带隙减小。飞秒Z扫描技术测试结果表明,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有着优越于graphene和MoS_2纳米膜的非线性吸收,而银修饰之后获得的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非线性吸收是高于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并且随着直流银磁控溅射功率的增加,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饱和吸收增强。与单一的graphene纳米膜和MoS_2纳米膜相比较,graphene/MoS_2和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有着1-2倍的非线性吸收的提高,并且Ag/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的三阶非线性吸收特性是优越于graphene/MoS_2纳米复合膜。
|
|
|
|
1 |
彭晓;;新型抗腐蚀纳米复合膜的研制和研究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6年05期 |
2 |
李晓娥,阎宏涛,James R.Durrant;二氧化钛-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制备与光致耗氧行为[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3 |
刘之景,王克逸,朱俊,张凯;自组装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新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
4 |
刘平桂,龚克成;用自组装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膜[J];高分子通报;1999年04期 |
5 |
刘平桂,龚克成;用自组装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膜[J];娄底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
6 |
王珊;;壳聚糖/硫化锰纳米复合膜传感碘离子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年08期 |
7 |
王迁;郑行望;;荧光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青铜器表面氯离子的荧光传感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
8 |
肖敏,刘平桂,龚克成;静电自组装纳米复合膜及其应用[J];高技术通讯;2000年06期 |
9 |
初婷;杨曼丽;张金勇;胥丽梅;初坤青;师进生;姚洪涛;杨柯利;;羟丙基瓜尔胶/聚乙烯醇/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食品科技;2020年11期 |
10 |
张晓君;马晓军;;纤维素磁性纳米复合膜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14年11期 |
11 |
赵欣;;中科院反渗透纳米复合膜制备取得新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9年07期 |
12 |
陈金毅;陈茂荣;张静;张文荣;孙家寿;;氧化亚铜/壳聚糖纳米复合膜制备与表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3 |
魏晓毳;孙玉风;许林;;多金属氧酸盐/中性红纳米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4 |
黄赟;魏书静;陈思远;查刘生;;聚乙烯醇/合成硅酸镁锂纳米复合膜的制备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年03期 |
15 |
罗贝贝;童跃进;关怀民;肖志红;汪明飞;;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的电沉积与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年03期 |
16 |
曾静;纪全;夏延致;孔庆山;;纤维素/SiO_2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J];人造纤维;2007年01期 |
17 |
杜宏伟,孔瑛,Ying Zheng,史德青;聚酰亚胺/TiO_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