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在血中代谢行为的研究
【摘要】:中药复方的不断发展是我国传统中医理论逐步完善的历史见证,相关研究证明药物是通过血液循环将化学成分输送到靶器官,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后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量时才发挥药效,中药复方成分虽复杂繁多,但是经过大量研究证实能够吸收入血的成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用其对中药复方入血成分进行检测,并研究其药动学已经成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体内过程研究的主流趋势。鉴于目前八珍汤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本实验对八珍汤入血成分在正常大鼠和气血两虚大鼠体内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单次给药多次给药的动态变化及其主要成分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基础上,通过血清样品色谱图及各化学成分峰面积数据对大鼠口服八珍汤后15min-240min内,血清中羟基芍药苷、芍药苷代谢素Ⅰ、芍药内酯苷、芍药苷、3-o-β-D-18p-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苷、甘草苷、阿魏酸、人参皂苷Rd及4个未知成分(7号峰、9号峰、15号峰、22号峰)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羟基芍药苷、人参皂苷Rd、阿魏酸相对含量Cmax较大;阿魏酸、芍药苷吸收较快,其次是羟基芍药苷、3-o-β-D-18p-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苷、未知成分(15号峰)及人参皂苷Rd在45min-60min左右达峰浓度。
采用注射环磷酰胺联合尾部放血法成功制备气血两虚大鼠模型。通过气血两虚模型大鼠口服八珍汤15min-240min内不同时间点的色谱图及各成分峰面积数据,对八珍汤在气血两虚模型鼠血清中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大鼠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鼠血清中化学成分与正常鼠一致;在气血两虚病理状态下,机体对八珍汤的吸收量明显下降,部分化学成分达峰浓度时间有所加快,其中相对含量Cmax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芍药苷代谢素Ⅰ、3-o-p-D-18p-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苷、未知成分(22号峰)。通过给大鼠连续口服八珍汤7d、14d、21d后的色谱图及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数据对连续口服八珍汤后血清中化学成分进行动态分析,与正常大鼠单次给药60min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连续给药后血清中化学成分的种类没有变化;除芍药苷代谢素Ⅰ、芍药苷、人参皂苷Rd、未知成分(7号峰)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其相对含量会升高外,其余各成分均无变化。
对八珍汤中阿魏酸在正常大鼠和气血两虚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八珍汤中阿魏酸在给药剂量15-45g/kg范围内属于线性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大鼠灌胃给药八珍汤后,阿魏酸经过13.014min左右达峰,吸收半衰期约为3.615mmin左右,消除半衰期约为34.315min左右,提示八珍汤中阿魏酸属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较快的药物。在气血两虚模型鼠体内阿魏酸吸收程度降低,消除速率加快。
|
|
|
|
1 |
陈淑端,张水源,高莹莹,方一明;八珍汤配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性角膜溃疡[J];福建中医药;1995年04期 |
2 |
李中平,李小平;八珍汤治疗低血压性头痛30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6年06期 |
3 |
潘洪平,张兴,黄冬华;八珍汤对血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4 |
赵红英;尹忠臣;吕燊;王栋;;HPLC法测定养血当归胶囊中阿魏酸[J];中草药;2011年05期 |
5 |
谭允育,黄守雄,龙猛山,栾永红,赵琳;八珍汤对 ̄(60)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年01期 |
6 |
巫君玉,王立光;中医药在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5年01期 |
7 |
陈勋泰;八珍汤治疗氯氮平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30例[J];新中医;2000年07期 |
8 |
王鹿英,罗焕新;八珍汤加减并喝糖水纠正胎位异常8例[J];江西中医药;1996年S1期 |
9 |
傅晖,费国荣;八珍汤为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0 |
陈英,潘洪平,易菲,张兴;八珍汤对气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2年05期 |
11 |
洪昭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送你“养心八珍汤”[J];中华养生保健;2002年12期 |
12 |
赵丽明,梅玉娥;八珍汤治疗慢性扁桃体炎50例[J];四川中医;2004年03期 |
13 |
王新;;八珍汤临床应用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11期 |
14 |
;八珍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63例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1992年03期 |
15 |
高月,付艳荣,陶来宝,刘秀珍;加味八珍汤对环磷酰胺致狗造血功能损伤的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年03期 |
16 |
杜洪刚;六味地黄汤合八珍汤加味治疗骨折延期愈合[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7 |
王国霞,崔志民;八珍汤加减治疗Ⅰ~Ⅲ期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3年01期 |
18 |
孙宏丽;八珍汤加味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眩晕2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06期 |
19 |
王蕾;八珍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30例[J];河北中医;2004年09期 |
20 |
孙作山;;八珍汤加减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恢复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