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运动对7-10岁少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摘要】:传统的体育运动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内容陈旧,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于运动的学习兴趣,也导致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丧失信心和学习的成就感。持续传统的田径运动教学方法会让更多的青少年远离田径运动,转变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本文希望可以通过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提升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喜爱程度,提升田径运动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少儿趣味田径教学面向的群体为青少年,结合该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匹配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跑跳等基本形式结合部分器械创编具有明显趣味性的田径活动,从而激发青少年们对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少儿田径运动项目中,这对于小学田径教学意义重大。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以继红(哈西一校区)小学7-10岁(2-3年级)的学生展开调查,将其分为对照组(男女生各20名)和实验组(男女生各20名)共8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育田径训练方法,实验组则采取趣味田径的训练方法,共同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培训,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最终通过实验前、实验后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发现趣味田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效果要好于传统体育训练。从青少年运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优化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运动教学方法,系统深入探究少儿趣味田径教学项目对年龄处于7-10周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推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运动项目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趣味田径课能够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对场地要求低,有利于普及和开展,有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有助于塑造健康人格。(2)校园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校园少儿趣味田径活动中充满了争强好胜,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3)趣味田径课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对小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均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趣味田径会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优势项目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但是从整体性来看,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有较大的成效的,值得校园进一步推广。对此,希望可以加强对趣味田径的推广、加强各校之间的趣味教学交流、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加强社会对趣味田径的关注和参与,从而促进趣味田径教学课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