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一病人来源的系列乳腺细胞系研究乳腺癌致病的蛋白质基础
【摘要】:背景: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影像学等技术的发展,在乳腺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在中国现在乳腺癌的发病率进入高发期,治疗手段仍然不足。
方法:我们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来寻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提取21T系列乳腺癌细胞系的总蛋白,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析结合MALDI-TOF-MS成功鉴定了4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线粒体基质蛋白TBRG4作为一个潜在的癌基因编码蛋白作为后续研究。利用SILAC技术结合液相质谱技术,我们找到了线粒体内膜蛋白TIMM17A作为候选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为了系统深入研究21T乳腺癌细胞系,亚细胞细胞器分离后进行SILAC定量分析,所有差异蛋白都进行了统计学和GO功能分析。最后,选择FAM129B和TINAGL1作为微泡蛋白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分泌蛋白中选择了SPOCK1、PLOD3和VASN作为候选生物标志物。在TIMM17A研究上,首先做了定量PCR和IHC分析验证,然后,为了研究TIMM17A的分子机制,我们构建了pBABE-puro-TIMM 17A过表达载体以及pLKO.1-shTIMM17A干扰载体来研究表型的变化。
结果:mRNA和IHC的结果都显示TIMM17A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存在关系。TIMM17A表达与肿瘤增殖、克隆形成密切相关。TIMM17A下调后可以使ROS浓度上调和细胞凋亡,同时,线粒体DNA拷贝数也在TIMM17A下调后数目大幅度减少。
结论:第一次发现TIMM17A、TBRG4等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进展相关,可以作为诊断分子,另外,所有指标都显示TIMM17A可以作为了乳腺癌临床生物标志物。至于TIMM17A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的新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