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教学探析

周琳  
【摘要】:对于中国茶文化,过去的学者多从茶文化的历史、茶具、茶艺、茶叶等领域进行一些研究,但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茶文化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首先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茶文化,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着手,选取英语为代表,对比了汉英两种语言中茶文化语言和行为的研究情况,并试图通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和对比了汉语和英语中茶文化的异同之处:一个是从语言角度对比中英文关于茶的习语表达的异同,另一个是从交际角度对比中英茶文化的异同,最后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茶文化相关的对外汉语教材和大纲、开展欧美留学生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在跨文化视野下改进中国茶文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施由民;论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2 王学铭;;“中国茶文化学”的开山之作——读陈文华教授《中国茶文化学》[J];农业考古;2007年02期
3 王珍;胡展;;茶席间的古今中外[J];浙江画报;2010年12期
4 庄国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J];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18期
5 童启庆;;廉美和敬 茶德永继——纪念恩师庄晚芳先生[J];茶叶;2008年03期
6 叶恒珊;;让茶道走进百姓家——一场关于弘扬茶文化的探讨[J];茶博览;2010年06期
7 施由明;;茶文化学科建设既要加强基础研究又要密切联系当代社会实践[J];农业考古;2005年04期
8 马志伟;;盛世喝茶——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J];茶世界;2007年11期
9 石壶;孙状云;;2008·中国茶[J];茶博览;2008年01期
10 崔锡焕;;传入韩国的茶文化[J];建筑与文化;2008年05期
11 ;第二届“巴黎中国茶文化周”在巴黎13区举行[J];农业考古;2009年02期
12 施由民;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J];农业考古;1999年04期
13 邬梦兆;盛载华夏文化的一叶方舟:中国茶文化——漫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丰富内涵[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14 照屋典子;参加“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之后[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15 ;中国茶谣大型茶文化舞台剧介绍[J];茶博览;2008年04期
16 张进华;;也议中国茶文化[J];中国茶叶;2009年03期
17 逸山;;陈文华:缔造“中国茶文化第一村”[J];农业考古;2009年02期
18 陶济;;“你我茶燕”飞入五星云天——中国茶文化的二次创意经营[J];茶博览;2010年02期
19 本刊记者;;中国茶 “后世博”[J];茶博览;2011年02期
20 未央;;茶文化的推广之道——贵族还是平民?[J];青年博览;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重远;吴甲选;;与茶文化长结不解缘[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2 王平;;再谈中国茶文化中之道缘——茶饮中的“神仙”和“长生”思想[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丁俊之;;茶飘香 齐共享——广州茶文化迈向新世纪[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4 鲁明;;对中国茶文化的再认识[A];200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1年
5 黄发民;;别开生面的茶宴[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6 陈照年;;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使命[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7 于金玲;;茶艺表演之我见[A];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文集[C];2004年
8 工藤佳治;;一个局外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现状与发展[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9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A];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于金玲;;从“空中茶馆”的高收听率看中国茶文化的魅力[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孙補卿;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于海冰;跨文化视野中的欧文·白璧德[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南平;永远的“他者”:跨文化视野中的金山客形象[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丁氏碧娥(释心孝);禅茶一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琳;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教学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春;中国茶文化公关传播误区的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何丽丽;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邱尚周;中国茶文化空间形态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婧;清茶远韵——中国茶文化的审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贾之曦;文化·主题·体验[D];东华大学;2009年
7 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D];青岛大学;2012年
8 窦萍;透视中国画“斗茶图”及其茶文化内涵[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张谚;武夷山茶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立;让中国茶在国际交流中腾飞[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冯新生;茶文化,怎样才能清香四溢[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著名茶文化专家、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 丁文;穿越历史的千年茶香[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4 记者 王奋强;深圳国际茶博会构筑靓丽文化风景[N];深圳特区报;2008年
5 大漠;茶文化的春天到来了[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6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N];市场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安明霞;茶书出版赢利吗[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8 吴甲选;品味中国茶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安明霞;内容缺乏差异化[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10 薛城;愿茶走进孔子学院[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