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张洋  
【摘要】:民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产物,它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继承与发展的体系。各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的精粹凝炼抽象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这种基本原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与非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根本区别。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各时代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却又不是整齐划一地、机械地统一,而是在思想的侧重点、表述的层次、与实践的应对关系等方面各不相同,但这种不同恰恰形成了它们相互之间互补、互应和耦合的关系,成为一种“和而不同”的价值组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有机统一。 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与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将上述各经典作家对民主的具体论述归纳为民主思想提出的宏观背景、民主的价值取向、制度(政治)建设与民主、党的组织建设与民主等内容,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进行整体性把握。通过对不同时期经典作家民主思想内在逻辑和具体内容的梳理,本文认为,经典作家在论述以上四个方面时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重视关注于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和对人的自由解放的追求;列宁主要关注于建立革命先锋队带动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转化为现实;毛泽东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通过给予广大民众广泛的权利,激发他们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权的巩固;邓小平则强调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民主是重新焕发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的应有之义,必须将民主制度化与法制化。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聚焦呈现出“人-政党-政权-社会”这一内在演变逻辑。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为:呈现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民主的价值性一一列宁、毛泽东从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出发,强调民主的功能性作用一一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初步实现了民主价值性和功能性的相互统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丰满着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它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是不断发展的有机统一体。通过厘清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历史方位,并为其提供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家荣;;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归宿[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左海姣;;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理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3期
3 赵淑娟;;西方民主思想在上个世纪之交的传播[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4 唐俊颖;;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J];传承;2011年11期
5 解小光;;毛泽东民主思想之理论渊源探析[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2期
6 ;马克思主义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J];公安研究;2008年01期
7 李娜;徐宁;;陈独秀民主思想评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祝春梅;;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思想[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邓淑霞;;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史正宪;解慧娟;;浅析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J];社科纵横;2006年03期
11 陶军;;论邓小平民主思想中的责、权、利[J];理论月刊;2009年05期
12 曹景文;;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论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3 李娜;;论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民主思想[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4 陶军;;论邓小平民主思想的辩证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5 卢轶;;中国共产党民主思想的特点[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6 周家荣;;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归宿[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7 王帅;;浅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18 吴芳;;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19 高红艳;;近年来国外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20 薛培琳;;邓小平与列宁的民主思想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柄;;毛泽东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与文艺理论的完美交融[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7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3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5 刘时松;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当代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6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8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袁启文;论马克思人权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拴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N];新疆日报(汉);2001年
2 西安市委常委 杨殿钟;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N];陕西日报;2007年
3 曹宣;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N];潮州日报;2007年
4 连小芳王健;纲领性文件带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N];宁夏日报;2007年
5 中共常德市委常委、秘书长 刘明;实践是个大问题[N];常德日报;2009年
6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的时代高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阮直;经典的阅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8 陇东学院 高新民;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关系[N];陇东报;2011年
9 实习生 王姣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政治学所 王一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