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封陲之守—宋辽河东熙宁划界诸层面

彭山杉  
【摘要】:发生于北宋熙宁年间的河东路宋辽划界活动,是宋辽关系史的重要一页,在澶渊以后的百年和平中,熙宁划界是双方边界的惟一一次调整。 本文以河东沿边山川形势、堡寨口铺的地理考释为切入点,重点考察宋辽争议地界的分布、规模和沿革,通过绘制较为精确划界地图,复原这一纷繁复杂的划界事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熙宁划界纳入到宋辽河东边界百年经营的背景中,着重探讨宋辽时期的边界经营与边界意识。 北宋初年,为削弱北汉、防御契丹南下,宋太祖、太宗朝开始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不断将河东路北部与辽接壤的代州、宁化军等地民户内徙,并禁止民户拓耕塞下,这一举措使河东边境人户凋零,至真宗朝“澶渊之盟”时,宋辽河东交界变为边界模糊的“禁地”。 澶渊以后,宋辽两国逐渐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将沿边山脉上的长连城,作为双方约定俗成的边界线。宋人起初禁止本国民户进入河东边境,但作为对辽境居民不断越过长连城、闯入“禁地”的反应,仁宗庆历年后,宋亦开始着手经营,于河东“禁地”根括土地,与辽政权渐起纠纷,但双方的交涉尚停留在地方政府的层面。 至神宗朝熙宁年间,长期积累的边界问题终于因辽方的强烈提议,进入国家层面的交涉过程。在熙宁七年以后的四年间,宋先后两次遣大臣至边境,与辽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并遣沈括作为特使,赴辽廷讨论边界事宜。在包括辽方调动边境军事力量等多种压力下,宋廷在谈判过程中步步退让,最终确定以沿边山脉分水岭为划界原则,宋虽因此失去分水岭以北的部分疆域,但边界得以明晰,两国关系再次趋向缓和。熙宁划界后,宋辽河东边界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直至契丹为金人所灭。 熙宁划界是发生于两个成熟国家之间的边界谈判与划界活动,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体现宋辽河东边界形态营从“禁地”到界线、经营主体由地方升至国家的重大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在划界过程中对于州县以下村堡、口铺的锱铢必较、寸土必争,以及最终形成的那条清晰的边界线,将促使我们反思古代中央政权不重视边界的陈论,从而引发对宋辽时期边界经营与边界认识的再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达元;熙宁元宝和熙宁重宝[J];西安金融;2004年05期
2 张一彪;人生中的三次跨越——记中汇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明熙宁[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19期
3 潘龙;;熙宁钱刍议[J];收藏界;2010年01期
4 顾吉辰;《湘山野录》的作者僧文莹[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2期
5 王树芳;出谱“熙宁重宝”小平钱[J];西安金融;1996年12期
6 叶柏光;;一枚脱谱的“熙宁重宝”折三钱[J];收藏界;2010年04期
7 燕永成;熙丰变法时期的西北边贸开发[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01期
8 邓小南;熙宁四年《铨试法》史料的比较与校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02期
9 鹤翔;熙宁元宝篆书背“熙”小平铜钱[J];甘肃金融;2001年06期
10 张凤坤;;熙宁异书钱[J];安徽钱币;2009年01期
11 李裕民;宋高丽关系史编年(续六)[J];城市研究;1998年05期
12 马玉臣;宋代第一批提举常平官派遣时间考[J];史学月刊;2003年03期
13 赵诗安;通天岩[J];江西教育;1988年09期
14 李孝聪;《北道刊误志》残本及其反映的历史地理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02期
15 李慧娟;苏颂与北宋的对外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6 何文育;;“熙宁元宝”背“川”折三型铜钱[J];收藏界;2009年06期
17 窦世强;;一枚不见记载的熙宁铅钱[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3期
18 顾吉辰;;《宋史·兵志》误述辨正[J];文献;1984年01期
19 汤江浩;王安国卒年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0 陈玉洁;试论章惇[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世强;;一枚不见记载的熙宁铅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2 孟宪东;孙松林;;北宋熙宁元年瀛州大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 郁贤皓;;重修蛾眉亭记[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4 张或定;夏红艳;;宋代湖北钱监及铸钱[A];湖北省钱币研究文选[C];1997年
5 安国楼;;北宋后期西北边区的开拓与经营[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胡永炎;胡静;;宋代的铜产与钱监——兼及西塞山钱窖的特点[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7 ;杨时传[A];纪念杨时诞辰950周年专集[C];2003年
8 徐劲松;;试谈大冶富民钱监的设置[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9 吴宏岐;王豫北;郭用和;;濮阳地区若干历史地理问题考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程;候九义;;从古代宅园记述中看建筑的个性——读司马光“独乐园记”有感[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朝阳;北宋熙丰时期的两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永兵;宋代买扑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姚红;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文书;宋代借贷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云筝;宋代外交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杨恒平;宋代桐木韩氏家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郭志安;北宋黄河中下游治理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杨世利;北宋官员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山杉;封陲之守—宋辽河东熙宁划界诸层面[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会敏;北宋时期边境管理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封婷;战争影响下的社会[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瑞;北宋官员任期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戴晓刚;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红兵;居洛士宦与北宋神哲朝政[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祎楠;论元丰三省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D];清华大学;2005年
8 李春燕;北宋前期社会各阶层对辽态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明;北宋熙河之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潘明涛;皇权危机下皇帝与战争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跃喜;打造赣鄱大地璀璨明珠[N];九江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雷龙群 巢宏伟;以项目论英雄 看发展评功过[N];九江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建勇;破除思想障碍“突围” 开辟跨越发展“主场”[N];承德日报;2007年
4 ;在实践中寻找党建创新答案[N];组织人事报;2003年
5 王奕;积极服务“金贸河东”战略[N];中国工商报;2009年
6 尹义龙 史明辉;河东大道提质改造全面完成[N];湘潭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王兴良;“献一言”献出河东乡发展新篇章[N];海南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黄立会;春盛农事忙 信心满河东[N];运城日报;2009年
9 周震;河东农合行:念好“三秋”生产支农经[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10 张宝祥 杨涌;铮铮铁骨铸金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