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参与东亚经贸合作边境效应问题研究

黄晴宇  
【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被搁置,最近这十余年以来,世界各大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逐步加快,各区块经济一体化程度也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却由于历史、政治、民族,以及经济结构等等各种因素导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十分缓慢。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就导致了东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在与世界其他区域的经济体进行贸易谈判的时候,往往居于弱势地位。由此,也促使东亚各国开始认真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200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一致,开始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最终于2011年建成。与此同时,韩国、日本也分别与东盟达成了一致,开始建设包括东盟十国和各自国家的10+1模式的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谈判比较困难,尽管如此,出于共同的利益考量,必然也将签署相关的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将整个东亚绝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自由贸易体系当中。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除了东盟自由贸易区本身之外,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时走在最前面的一项贸易安排,因此这一贸易安排的走向也将对整个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究竟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程度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与东盟内部的国家比较起来,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开展贸易的时候,面临多强的额外障碍?在目前的水平下,如果中国要进一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为了回答上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引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新经济地理相关理论假设和产品差异化可度量的假设下,利用调整后的效用函数推导得出一个非线性的引力模型,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加适用于分析东亚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了令这一框架对东亚的情况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研究目标的具体情况,从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文化因素乃至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状况进行了综合考量。根据所得到的一些特点,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改。 在数据可获取的前提下,我们对中国与东盟贸易中面临的边境效应与东盟内部国家之间贸易时产生的边境效应进行比较,通过对固定系数模型、变动系数模型;对最为传统的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对总贸易、单向贸易模型;对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着重观察了一些参数的显著性状况是否与我们的假设相吻合,并且实时进行调整,以期望可以得到最为真实的边境效应比值状况。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日本作为参照,与中国的状况进行比较。基于两国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着相类似的作用,因此这一比较也有利于我们了解目前两国分别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程度。同时,分析日本与东盟的贸易边境效应,也有利于我们对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的边境效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结果进行解释。 通过我们的研究,最终发现中国在与东盟进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边境效应强度经历了一个倒U型的发展历程,大约在2005-2006年左右达到一个高峰,之后持续下降,目前已经非常接近东盟国家内部的水平。而日本由于采取了不同于中国的另外一种合作方式,因此它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边境效应强度比值呈现缓慢下降的线性趋势。然而由于与中国相比,日本与东盟边境效应相对明显得多,因此只要加速现有的谈判节奏,就可以明显促进日本——东盟之间的贸易发展。而中国如果依然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试图融入东盟,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潜在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因此中国需要创新思维,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同时引领东盟国家一起开放经济,降低东盟内部的贸易边境效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建芳;;中巴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前景广阔[J];中国经贸;2011年05期
2 ;豫台经贸合作洽谈暨ECFA与中部崛起宣讲会[J];台声;2010年11期
3 朱辽野;;加强与朝鲜经贸合作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董尧华;;青岛和韩国之间的贸易博弈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6期
5 黄云静;;广东省与越南的经贸合作:现状、机遇、挑战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1年07期
6 辛慧祎;;CAFTA建成后推进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7 满岩;;中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8 罗晓斐;;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特点及制约因素[J];中国商贸;2011年23期
9 王莉莉;;60载友好历史积淀 五年自贸协定助推 中巴经贸合作商机无限[J];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06期
10 周维平;;香港与中国 内地经贸合作的回顾与前瞻[J];港澳经济;1997年02期
11 黄寿龙;;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平台[J];政策瞭望;2011年08期
12 吴迪;;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盛宴 台湾名品博览会面面观[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1年07期
13 刘磊;;中沙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4期
14 宗佶;;抢抓桥头堡机遇,促进云南与越南经贸发展[J];大家;2011年14期
15 张学英;;小支点撑起大舞台[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8期
16 周洪涛;;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态势分析[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4期
17 贺松;;西亚北非地区政局动荡及对中国与该地区经贸合作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7期
18 蒋卫华;;广西与越南经贸合作的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5期
19 赵建华;;浙江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现状和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8期
20 罗晓斐;邹建华;;中国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杰;孙长雄;;东北亚经贸合作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发政;;美国、加拿大考察及其水土生态对我国的启示[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厚俊;;香港与江苏经贸合作展望[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王品第;;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历史机遇,加强沈阳与东盟的经贸合作[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曹炳汝;;西部边境县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于法稳;朱有奎;;突出重点,实现帮扶与经贸合作的“双赢”——广东——广西对口帮扶协作调查报告[A];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调查报告[C];2001年
7 王品第;;沈阳参与西部大开发与加强中亚经贸合作的战略思考[A];“发展商业,适应西部大开发”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小娟;狄乾斌;;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现实论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晓泮;;我参加边境自卫反击作战[A];铁流 17——踏着共和国的旋律[C];2010年
10 赵世璐;;绿色海关计划的实施对中国海关履行环境保护职能的影响及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晴宇;中国参与东亚经贸合作边境效应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里亚边科—瓦列里;中国与俄罗斯经济与贸易合作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王毅;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马龙(MAHMOUD MOUSTAFA IMAM ELHABBAQ);中埃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宏;中俄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罗英杰;俄罗斯与欧盟的经济关系[D];外交学院;2004年
9 钮松;欧盟的中东民主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迎春;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若干因素[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李政均;中国加入WTO对韩中经贸合作的影响和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邢育松;“振兴东北”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经贸合作——以东北三省与日、韩、俄经贸合作为中心[D];延边大学;2004年
4 王宇光;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潘赛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杨学峰;吉林省对俄经贸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姜京周;中韩经贸合作关系探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马小京;21世纪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袁伦翔;关于我国当前对非洲经济外交的战略思考[D];外交学院;2007年
10 孔微岚;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益俊;中国突尼斯携手加强经贸合作[N];国际商报;2011年
2 记者 贾钊 李萌;边境邮件大增见证西南开放进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江时学;中拉经贸合作 发展快潜力大[N];经济日报;2005年
4 周讯;中白经贸合作发展前景广阔[N];远东经贸导报;2005年
5 黄世钊;本届主题国柬埔寨主打经贸合作牌[N];法治快报;2008年
6 记者 许明峰;2008赣台(南昌)经贸合作研讨会开幕[N];九江日报;2008年
7 记者 樊彦彬;“陕西——澳门经贸合作高层座谈会”在澳门举行[N];陕西日报;2008年
8 本报特约撰稿 聂云;印将在边境部署两个苏-30中队[N];中国国防报;2008年
9 记者 樊彦彬;陕港企业经贸合作座谈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8年
10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企联名誉会长 陈锦华;荣誉属于促进中日友好和经贸合作的两国各界人士[N];中国企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