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对5/6肾切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
【摘要】:第一部分Sirtl激动剂Resveratro1对5/6肾切除大鼠的保护作用和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目的纤维化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sveratrol (RSV)可以激活去乙酰酶Sirtl,并具有抗氧化和抗纤维化的特性。本文观察RSV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0-200g,二步法建立5/6肾切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A:假手术组(Sham组);β:5/6肾切除组(Nx组);C;5/6肾切除+RSV治疗组(Nx+RSV组),术后1周开始给予生理盐水或RSV(20mg·kg-1·d-1)灌胃至术后12周。建模后每四周使用代谢笼收集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0、4、8、12周测大鼠尾动脉血压,12周后腹腔麻醉动物,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组织固定、切片后行PAS.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TGF-β、CTGF、Fibronectin、Collagen-I、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纤维化改变。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Fibronectin.Collagen-I.TGF-β、Smad3和磷酸化Smad3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Sirtl与乙酰化Smad3的相互作用。结果(1)与Sham组相比,Nx组在术后12周尿蛋白显著增加(152.14±30.48 mg/day vs 25.34±7.54 mg/day),伴肾功能减退:血肌酐(111.6±21.5μmol/L vs 53.9±11.6μmol/L)和血尿素氮(16.75±3.99 mmol/L vs 8.03±1.2 mmol/L)水平升高。RSV治疗显著减轻尿蛋白(79.87±34.27 mg/day),降低血肌酐(83±14.69μmol/L)和血尿素氮(11.95±1.88 mmol/L)水平。Nx组大鼠尾动脉血压较Sham组显著升高,RSV可以降低大鼠尾动脉血压(P0.05)。(2)肾小球硬化指数和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在Nx组显著增加(1.56±0.34 vs 0.35± 0.08;1.47±0.29 vs 0.18±0.04), RSV治疗显著改善肾小球硬化指数和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3)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ealt ime PCR结果显示Nx组大鼠Fibronect in.Collagen-Ⅰ和TGF-β的表达较Sham组均上调,而RSV治疗能显著下调Fibronectin、Collagen-Ⅰ和TGF-β的表达。(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x组大鼠磷酸化Smad3的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但RSV治疗并未显著改善磷酸化Smad3的升高。免疫共沉淀研究结果显示Sirt1与Smad3相互作用,Nx组大鼠Sirt1与乙酰化Smad3结合较Sham组下降,RSV治疗能显著改善Sirt1与Smad3结合,并且RSV治疗能下调Nx组大鼠升高的乙酰化Smad3水平。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SV可能通过下调5/6肾切除大鼠TGF-β和乙酰化Smad3的表达,从而改善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蛋白尿、肾脏病理和纤维化等指标,其作用可能与激活Sirt1有关。第二部分Sirt1对TGF-β诱导的小鼠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和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目的研究Sirt1对TGF-β诱导的小鼠系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和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C),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1、 2、5ng/mL)和不同时间(0、6、12、24h)的TGF-β诱导MMC后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Fibronectin、Collagen-Ⅰ表达。2ng/mL的TGF-β诱导MMC,并予不同浓度的RSV (10、25、50μM)干预MMC24h后提取细胞蛋白并检测Fibronectin、Collagen-Ⅰ的表达。(2)分别采用以慢病毒为载体的RNA干扰或过表达技术转染体外培养的MMC,并予TGF-β刺激,RSV干预24-48h后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irt1、Fibronectin、Collagen-Ⅰ的表达。(3)体外培养MMC,分别予0、1、2ng/mL的TGF-β诱导MMC,并予10、25μM的RSV干预MMC 3h后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mad3、磷酸化Smad3和乙酰化Smad3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Sirt1与Smad3的相互作用。(4)采用以慢病毒为载体的RNA干扰技术转染体外培养的MMC,并予TGF-β刺激3h后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irt1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Smad3和乙酰化Smad3的表达。(5)采用以慢病毒为载体的RNA干扰转染体外培养的MMC,同时转染pRL-TK质粒和Smad3/4-responsive promoter p (CAGA) 12-Luc if erase质粒,当转染并同步化16h后给予TGF-β刺激,RSV干预,24h后按照荧光素酶启动子基因测定试剂盒操作步骤测定p (CAGA) 12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1)在体外培养的MMC中,TGF-β的诱导可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上调Fibronectin、Collagen-Ⅰ的表达,RSV干预可显著下调TGF-β诱导的Fibronectin、Collagen-Ⅰ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RSV显著下调TGF-β诱导MMC的Fibronectin、Collagen-Ⅰ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RNA干扰技术下调Sirt1的表达则显著减轻RSV的保护作用,而采用过表达技术上调Sirt1的表达则显著减轻TGF-β诱导的Fibronectin、 Collagen-Ⅰ的表达,提示RSV的作用与激活SIRT1有关。(3)在体外培养的MMC中,TGF-β的诱导可显著上调乙酰化Smad3和磷酸化Smad3的表达,RSV干预可下调TGF-β诱导的乙酰化Smad3表达,而对磷酸化Smad3的表达影响不大。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RSV干预可增加Sirt1与Smad3结合。(4)采用慢病毒转染RNA干扰技术下调Sirt1的表达可增加TGF-β诱导MMC乙酰化Smad3表达,这与Sirt1的去乙酰化功能相一致。(5)在体外培养的MMC中,RSV能减少TGF-β诱导的Smad3启动子荧光素酶的活性。采用慢病毒转染RNA干扰技术下调Sirt1的表达则显著减轻RSV的这种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SV可下调TGF-β诱导MMC的Fibronectin、Collagen-Ⅰ的表达和Smad3启动子荧光素酶的活性,其作用可能与激活Sirt1,下调乙酰化Smad3,降低Smad3转录活性有关。第三部分Sirtl敲除的杂合子(Sirt1+/-)小鼠与野生型(Sirt1+/+)小鼠对5/6肾切除的耐受性目的观察Sirtl敲除的杂合子(Sirtl+/-)小鼠与野生型(Sirtl+/+)小鼠对5/6肾切除的蛋白尿、肾功能、肾脏病理和纤维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Sirt1+/-小鼠与Sirt1+/+小鼠18-20g,二步法建立5/6肾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四组:A:Sirt1+/+假手术组(WT-Sham组);B:Sirtl+/-假手术组(KO-Sham组);C:Sirt1+/+5/6肾切除组(WT-Nx组);D:Sirt1+/-5/6肾切除组(KO-Nx组)。建模后每四周使用代谢笼收集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术后12周腹腔麻醉动物,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肾组织固定、切片后行PAS.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TGF_β、Collagen-Ⅰ、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各组大鼠纤维化改变。Western blot检测Fibronectin. Collagen-Ⅰ和Sirt1的表达。结果(1)与WT-Sham组相比,WT-Nx组在术后12周尿蛋白显著增加,伴血尿素氮水平升高(P0.05)。而KO-Nx组尿蛋白和血尿素氮水平较WT-Nx组升高更明显(P0.05)。(2)WT-Nx组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较WT-Sham组明显增加,而KO-Nx组较WT-Nx组纤维化程度更重。(3)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T-Nx组小鼠TGF_β、Fibronectin、 Collagen-Ⅰ的表达较WT-Sham组均上调,而KO-Nx组TGF-β、Fibronectin. Collagen-Ⅰ的表达较WT-Nx组升高更明显。结论Sirt1+/-小鼠5/6肾切除后较野生型Sirt1+/+小鼠肾功能恶化更加显著,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等指标更重,提示下调Sirt1会加重5/6肾切除小鼠的肾损伤。
|
|
|
|
1 |
陈同度,张昌颖;素食大鼠的贫血现象[J];营养学报;1957年04期 |
2 |
陈伟强;赵善广;;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装置[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4期 |
3 |
肖柳英,林培英,冯昭明,张丹;不同周龄的SD大鼠生理、生化及体重的正常值测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年03期 |
4 |
李淑云;简易大鼠灌胃器的制作[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5 |
杨明智,陈积圣;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
6 |
戴英,陆群;复方H_(505)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1期 |
7 |
韦应波,孙喜庆,曹新生,姚永杰,冯岱雅,杨长斌;+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
8 |
吕学军,郭俊生,李敏,周利梅,张永娟;晕船大鼠体内铁含量的变化[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4期 |
9 |
汤仁仙,王迎伟,王慧,周峰;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病变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10 |
孙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陈伟;介绍一种简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年01期 |
11 |
张翥,马继伟,李寅超;溢尿停对实验性脾虚SD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8期 |
12 |
吉雁鸿,郭俊生,李敏,周利梅,赵法伋;大鼠晕船适应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年06期 |
13 |
周剑锋,李娜,袁发焕,张耀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建立中大鼠行为改变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
14 |
李建军,陈香美,顾玥,魏日胞,师锁柱,尹忠;复方肾华片对5/6肾切除大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5期 |
15 |
杨建萍,刘耕陶;酞丁安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
16 |
陈志宏,乔跃兵,高福禄;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5年02期 |
17 |
符路娣;蔡海云;;介绍一种简便的大鼠灌胃方法[J];中兽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18 |
史红霞;张国庆;丁书文;;长期白酒灌胃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9期 |
19 |
刘海燕;;灌注固定大鼠的技术操作及常见问题[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
20 |
冯雪建;卢占军;高登慧;;大鼠灌胃给药方法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