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

徐红艳  
【摘要】: 本文选取了1949-1979年这30年间国会介入美国对华决策的5个案例,意在揭示国会在中国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并分析这些态度和表现背后的动机。 案例一聚焦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以大量史实再现国会鼓噪一时的援蒋反共活动,并驳斥了对此间国会在中国问题上的影响的两种极端观点。案例二探讨了国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福摩萨决议案”的原因,认为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作祟,也反映出危机时刻国会支持总统的传统,同时也是行政当局重视府会关系的结果。并借此案例分析了国会对于其主要外交权之一--战争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不同态度。案例三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富布赖特听证会的背景:就社会背景来说,美国对华僵硬政策和舆论已有所松动;就个人动机来说,富布赖特意图通过听证会避免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增加国会及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扩大国会的外交决策权等等。案例四论述了国会在70 年代中期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及其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观点,以此证明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的背后,国会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案例五分析了《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原因,表明府会在最大限度地捍卫台湾利益方面并无太大差别。 文末就这30年间国会在发展中美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得出了几点结论性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红;;美国国会意欲何为?——从《与台湾关系法》到《加强台湾安全法案》[J];吉林人大工作;2000年05期
2 王兰凤;;美国国会坚持反华政策的原因及对策探究[J];时代人物;2008年10期
3 李庆四;论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2000年06期
4 蔡秀梅;;美国国会在对华政策中的作用(1979-2005)[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谢韬;;如何看待美国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以1973~2006年期间的中国议案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1期
6 何婧;;论中美关系中的国会因素[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魏军;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J];国际论坛;2001年05期
8 秦治来;桑颖;;美国国会与中国和平发展[J];新远见;2007年12期
9 夏立平;;美国国会与中美安全关系——以台湾问题为例的分析[J];美国问题研究;2002年00期
10 李华;论开展对美国国会外交之必要性——以台湾问题为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1 阎静;;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国会和美国对华政策——以《加强台湾安全法》的出台为例[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12 张之香;;美国国会对台政策的发展[J];新远见;2006年11期
13 谢韬;;美国国会对中国政策的区域矛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3期
14 李莉;孙晴蔚;;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政治提案及其表决[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3期
15 张毅;美国国会与中美建交十年[J];美国研究;1989年02期
16 王晋燕;;美国愤青:被忽视的另一面[J];党政论坛;2006年01期
17 ;外交部发言人1996年3月30日答记者问[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08期
18 孙哲;赵国军;;美国国会“中国连线”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1期
19 李才义;;中美两国与20世纪三次国际格局变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6期
20 陆曦;中美经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及其影响[J];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灵玉;陈勇;董丽华;;IATS艺应用于养猪污水处理的案例研究[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2 刘莉;谢景云;;软件企业集成创新的模式研究——深圳金蝶中间件公司经验及一般启示[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王惠民;刘淑慧;;促进高级射手积极自我谈话的案例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蔚剑枫;欧阳桃花;胡浩松;;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跨国经营创新能力研究——以西门子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廖先玲;孟祥军;何静;陈宁;;技术创新绩效及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仁江;田莉;;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动因、路径及障碍分析——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邵举平;吴丽华;马天云;董绍华;王国华;;某公司供应链优化管理对减少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启示[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依云;;基于案例的技性科学研究[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9 徐焕章;李明超;刘秀芬;张丽娜;;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及其机理探析:案例研究[A];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郝庆山;陈寒松;张庆安;;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文化塑造——以泰安盐业公司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邵育群;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1979-2002)[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磊;冷战期间美国国会对隐蔽行动的监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瑞杰;美国国会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989-2005)[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莉;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提案及其表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郭永虎;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研究(1987-200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1989-2006)[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芳;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美国国会对华贸易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4年
2 蔡秀梅;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分析:1979-2003[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铭;跨国公司与美国国会对华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4 伊尹;简析国会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5 罗玉婷;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台政策中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6 陆丕昭;美国国会对华决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刘敏;美国国会对外贸易权限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丽;克林顿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D];辽宁大学;2012年
9 王莹;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国会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尚玮;关于纳税评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中方奉劝别干涉我内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荣燕;吴邦国会见美国客人[N];人民日报;2008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 牛瑞飞 对外友协副会长 李小林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学者 张传杰 华盛顿资深专业人士 薛海培;“实话实说”当有真诚回应[N];人民日报;2010年
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 刘永涛;东方智慧能否“和谐”美中关系[N];文汇报;2009年
6 记者 廖雷;吴邦国会见美国参议院代表团[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专稿 丁非;在陌生中迈出第一步[N];世界报;2009年
8 巫楠;美议员访华培养“中国观”[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记者 吴绮敏 温宪 王恬;胡锦涛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长博纳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国会向达赖“颁奖”事发表谈话[N];人民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