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
【摘要】:
本文选取了1949-1979年这30年间国会介入美国对华决策的5个案例,意在揭示国会在中国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并分析这些态度和表现背后的动机。
案例一聚焦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以大量史实再现国会鼓噪一时的援蒋反共活动,并驳斥了对此间国会在中国问题上的影响的两种极端观点。案例二探讨了国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福摩萨决议案”的原因,认为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作祟,也反映出危机时刻国会支持总统的传统,同时也是行政当局重视府会关系的结果。并借此案例分析了国会对于其主要外交权之一--战争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不同态度。案例三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富布赖特听证会的背景:就社会背景来说,美国对华僵硬政策和舆论已有所松动;就个人动机来说,富布赖特意图通过听证会避免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增加国会及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扩大国会的外交决策权等等。案例四论述了国会在70 年代中期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及其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观点,以此证明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的背后,国会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案例五分析了《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原因,表明府会在最大限度地捍卫台湾利益方面并无太大差别。
文末就这30年间国会在发展中美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得出了几点结论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