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

郑建平  
【摘要】:   传统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由资本收益差、汇率变动、国际收支、风险因素以及政策等造成的。本文考察古典理论成果后进一步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围绕资本跨国界运动中的产业动因及其作用效果,本文将国际资本流动视作产业演变过程的内生变量,通过要素演进具体途径,即包括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为内容的国际资本流入或流出,以及它与东道国劳动力、自然资源、原材料、生产基础条件等进行有效配置与整合,从要素流动配置角度研究产业演变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揭示产业要素国际与区域间的客观变动趋势,根本目的是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带动下,产业要素的流动对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升级产生的推动作用和主要影响。   在深入论述国际资本流动产业动因与作用中,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一是导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及论题确立出发,分析论文选题意义,回顾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就深入研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分析思路;第二是现有理论考察部分。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现有理论,重点考察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跨国投资在产业发展中作用和影响,并针对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情况,指出现有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乏力和不足;第三是理论构建部分。从国际资本流动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入手,分析资本跨国界运动的产业动因及其特征,阐述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关联的实证成果及检验方法,并运用宏观、微观和中观的分析方法,对产业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发展国际化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立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总体关系;第四部分着重就国际资本流动对产业演进的资本要素、技术与创新要素和管理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上述三要素的优化过程对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优势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要素全球配置的层面上对国际资本流动不同方式的风险和效益进行比较,得出未来的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而非自然禀赋要素的结论。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主要关系,就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尹祖宁;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变化与我国的对外招商引资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3年04期
2 李俏如;;浅谈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趋势[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10期
3 张子坚;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1987年05期
4 潘德洪;资本流向[J];世界经济研究;1987年02期
5 于立新;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及可供我选择的国际融资途径[J];山东对外经贸;1994年10期
6 赵玮;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利用外资[J];江汉论坛;1996年04期
7 刘艺欣;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全球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8 黄金平,刘文军;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加入WTO的金融风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项卫星;杨红;;国际资本流动利益及分配研究进展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6期
10 张中华;;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泡沫[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54期
11 姜圣洁;刘方;;浅析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金融安全[J];网络财富;2010年11期
12 赵海成;九十年代国际资本变动的趋势与我国资金引进的对策[J];东岳论丛;1993年01期
13 常树春,李伟雨;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J];中国林业企业;1997年01期
14 吴强;国际资本流动六大新趋势[J];政策与管理;1999年07期
15 梅德平;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的外资利用策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16 鄂志寰;新一轮国际资本流动趋势[J];中国外汇管理;2002年08期
17 侯松岭;聂轶尊;;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J];大经贸;2002年06期
18 林平忠;国际资本流动对股市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9 贾凯越;当前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引资策略[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0 张明;刘海军;;从国际收支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J];华商;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聪;;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军;;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防范[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3 徐长春;;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4 黄西川;;国际资本直接投资与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郑健雄;;休闲农业的产业分析[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臧学英;;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田素华;;东道国对国际资本流动冲销干预的国际经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8 胡成南;;我国汽车排气三效催化净化器产业分析[A];汽车催化净化技术产业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专集[C];1999年
9 Soyoung Kim;Sunghyun H.Kim;Cyn Young Park;;东亚地区的国际资本流动:本国投资是否依赖区域或全球性储蓄?(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10 李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与投资环境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平;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周守亮;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潘赛赛;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变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郑基超;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苏多永;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窦祥胜;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8 胡成根;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刘克峰;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王翔;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与控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林卡;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谷怀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吴(王景);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的战略思考[D];湖南大学;2001年
4 熊锐;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及其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黄准;国际资本流动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吴自林;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徐慧;加入WTO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影响和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丁春华;国际资本流动下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9 黄朝文;东亚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10 黄幸;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改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壮;五方面入手防范资本流动冲击[N];证券时报;2007年
2 郭凤琳;胡晓炼:警惕国际资本流动潜在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贾壮;警惕国际资本流动潜在风险[N];证券时报;2007年
4 汪时锋;武藤敏郎:亚洲谨防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波动[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宗和;国际资本流动继续加快诱发并购高潮[N];市场报;2006年
6 记者 李彬;6个月来首次 3月中国增持美国债177亿美元[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王宇;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路径和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徐 林;从国际资本流动看中国产权市场的前景[N];证券日报;2005年
9 梅新育;国际资本流动面临大逆转?[N];国际商报;2005年
10 贺力平;外资不会不请自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