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和数值模拟

周国良  
【摘要】: 本文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从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地区改革主导和地区间制度的差异性,引出全文的研究对象——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和数值模拟,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构架,归纳了主要的创新观点。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从历史演进、模式选择以及理论研究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般性问题,确立了实践与理论的分析基础。其中,第二章,在追溯全球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进程的基础上,归纳了不同养老制度安排的内在机理,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方向以及已有的改革措施、方式。第三章,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分类、模式选择、机制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四章,综述了对养老保险问题的理论研究和主要观点,从养老保险的起源、社会经济影响效应、制度转轨到开放经济及多部门经济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选择等对理论研究进行归纳。 第五章、第六章,全面剖析了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在上海的改革发展路径、制度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其中第五章重点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论证了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地区改革主导及地区间的差异性、多样性等制度特征;第六章重点研究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演进、制度现状。 第七章、第八章建立上海城镇养老保险的纵向均衡模型,并运用历史及预测的数据进行数值模拟,重点是测算制度的内在回报率、养老金替代水平,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其中:第七章建立一般性的纵向均衡模型,分析有关参数对制度纵向均衡的影响,并实证确定了相关参数;第八章应用纵向均衡模型和历史数据,对上海城镇养老保险的各个方面的纵向均衡进行了测算,估算了制度的内生回报率及养老金的替代水平,提出了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第九章、第十章对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了制度转轨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改革条件,并就如何寻求横向的制度均衡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第九章建立了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宏观经济影响,考察了制度转轨的时机与条件;第十章建立了简单的横向均衡模型, 探讨了在制度内实现均衡的现实性、可能性,并对引进新的参保对象实现制度的 横向均衡进行了数值模拟。 第十一章为全文结论及扩展性思考。在总结对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纵向。 俄向均衡测算的基础上,对上海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出了如下的判断:养 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现阶段,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具 有相当高的内生口报率,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相当有效的制度,而且。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完全有可能通过制度覆盖对象的扩大实现均衡。同时应当在这个过程中 逐步解决现有制度回报率过高,统一帐户不分等问题,逐步消化制度转轨的隐性 负债,从而谋求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模式,也能够选择更为适宜的养老保险改革 时机,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淑英;浅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经济与管理;2000年04期
2 曲范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刘振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刍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年16期
4 胡佳蓓;;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形成机理[J];改革与开放;2007年07期
5 范丽新;朱艳丽;;对中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年02期
6 梁颖;郭俊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经科学;2010年01期
7 陈旭浩;;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博弈[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刘澍;;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12年08期
9 祖庆彦;;浅析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年13期
10 弓丽霞;;浅谈我国城镇养老保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3年13期
11 成晨;;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发展对策——基于遵义某企业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年26期
12 燕秋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06期
13 宋辉;;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制度构建研究[J];时代金融;2013年36期
14 王建军;;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6期
15 殷俊;;我国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体制衔接问题的探讨[J];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16 周绍斌,王巧元;我国城镇养老保险面临的压力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7 孙汉林;浅议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8 姬便便,王忠贤,赵丽娟;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9 易守宽;“十一五”云南省城镇养老保险改革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0 李萌;中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问题[J];特区经济;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娟;贺青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争议焦点及其思考[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3 赵耀辉;徐建国;;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A];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1期(总第1期)[C];2001年
4 杨再贵;;城镇养老保险、两部门生产与经济增长[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国良;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和数值模拟[D];复旦大学;2003年
2 黄瑞;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佳蓓;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向东;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探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刘婷;提高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筹资效率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晓蒙;辽宁省城镇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邢鹰;城镇养老保险基本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潘兰;我国政府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途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全美英;延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朱天明;我国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丽娟;平等与效率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彭松;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责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成选;我省城镇养老保险扩面进展良好[N];辽宁日报;2008年
2 张淑芬 徐舰 温玉成;全省开展巩固和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专项工作[N];友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筱堃 实习生 胡晓阳;全省215万人参加城镇养老保险[N];贵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刘娟;我市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N];大庆日报;2010年
5 薛小勇;肃南提前完成城镇养老保险任务[N];张掖日报;2011年
6 王耀 刘芳芳;南昌市失地农民准入城镇养老保险[N];光华时报;2010年
7 王耀 刘芳芳;南昌失地农民准入城镇养老保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通讯员 孙华平 记者 马青松;靖江村干享受城镇养老保险此举走在全国前列[N];泰州日报;2005年
9 寇宁 记者 肖萌;城镇养老保险出台新规定[N];锦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王玲;343名老人实现老有所养[N];威海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