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式的国际比较
【摘要】:
本文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国家三种类型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民营化方式在不同国家里的应用范围、展开方式及运用效果。并初步分析了出现这些不同效果的原因,从而对如何选择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国外在推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中,大多首先进行相应的立法工作,建立规范的民营化管理机构与程序,形成对民营化的有效监控;明确民营化的范围、幅度与方式,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有秩序民营化的理性预期。在具体推进方式上,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可以按照推动股权文化发展的原则利用证券市场进行民营化;对于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利用场外交易市场来实现民营化,拍卖方式可以弱化民营化代理人对民营化结果的影响,从而避免寻租行为;协议转让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可行方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外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中国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以强化对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监管;要明确国有资产退出的范围和幅度,使市场形成对国有资产退出的理性预期,在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国有资产退出时要根据保护全体公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定价;在通过场外交易市场推进国有资产退出时要引入公开竞价机制;拍卖是防止代理人寻租行为的次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