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环境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聂国卿  
【摘要】:自从庇古1920年提出通过税收或补贴来纠正外部性产生的市场失灵的思路以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解决因负外部性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在应用经济学研究中就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成立以后,关于环境政策的研究成果更是开始大量的涌现出来。但是,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在政策实践过程中,关于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政策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主题。本文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政策进行研究将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样的环境政策更有效率?为什么更有效率的环境政策得不到普遍的采用?中国转型时期应该选择怎样的环境政策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难题?前面两个问题是关于环境政策选择的基础理论的探讨,第三个问题则试图将理论分析应用于中国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之中。围绕上述三个核心问题,本文拟分六章展开相应的论述: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关于环境政策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这一部分的内容也为下面主体部分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前提与分析基础。 第二章主要对不同环境政策类型进行了比较。首先阐述了不同环境政策的静态经济效率差异,即它们在实现同样政策目标的前提下所要付出的成本大小差异。然后,比较的内容转向环境政策的动态经济效率方面,即探讨不同环境政策在促进环境技术进步方面的激励作用上的差异;接着,将分析的视角延伸到环境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不同环境政策实施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再分配影响;最后,将比较的内容拓展到不确定条件下各种环境政策的表现方面。本章论述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各种不同环境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其特征,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评价与选择环境政策的基础。 第三章对环境政策的选择标准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优化环境政策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为了便于对不同环境政策的优劣作出评价,我们定义了一系列相应的判断标准,包括效率标准与非效率标准。前者如费用效益分析标准、费用效果分析标准等,后者则涉及环境政策的监督与执行、信息强度要求、灵活性及政治上可接受性等一系列维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关于环境政策的组合问题,这实际上也是本章关于环境政策选择所得出的一个基本的结论。 第四章探讨了环境政策的选择机制,目的在于解释现实的环境政策到底是怎样决定的。这一章的分析实际上回答了本文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即从理 WP=8 论上解释了为什么有效率的环境政策并没有被普遍采用的原因。首先,本章简要回顾了关于环境政策选择实证分析的理论进展,然后建立了一个综合了现有理论的市场分析框架,最后将关于环境政策的实证分析从静态维度拓展到了动态维度。这使得本章的理论分析不仅可以解释环境政策的形成原因,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环境政策的演化趋势。 第五章将分析的视角转向中国,探讨了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为下面进一步分析如何优化我国现行环境政策提供了现实背景。正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进程之中,使得我国的环境治理面临着比世界上其它国家更复杂更严峻的局面。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体制转型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以及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等方面。 第六章对本文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核心问题作了回答。首先,简要描述了我国环境政策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在此基础上综合前面各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我国环境政策的思路与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蕴波;;经济视角下的环保政策取向[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高建华;穆松林;;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和创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5期
3 傅伯杰,马克明;中国的环境政策效应与污染治理效果分析[J];环境科学;1998年03期
4 王惠娜;;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在中国情境下能否有效?[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5 李宝娟,王玉红,滕建;2002年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概况[J];环境保护;2003年12期
6 谢红彬;对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7 徐鸿涛;李越根;;乌拉圭的环境政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6年03期
8 宋吉钟;韩国环境状况与环境政策——以’97环境白皮书为主线[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8年01期
9 赵宇峰;政府应采取积极的环保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2年02期
10 宋洪远,朱平国;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垦经济;2003年07期
11 胡涛;协调农业政策与环境政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5期
12 杨海生;陈少凌;周永章;;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政策——来自中国省份数据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8年06期
13 牛锐;赵庆阳;;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我国环境政策基本取向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03期
14 佟强;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应用于我国民航业污染减排研究[J];生态经济;2010年06期
15 孙宇飞;严岩;段靖;邓红兵;吴钢;孔源;;日本与德国环境政策的比较[J];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16 范纯;;俄罗斯环境政策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6期
17 万劲波,葛淑艳,袁东光;持续农业与环境政策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年03期
18 刘孜;日本环保工作之一斑[J];中国环保产业;2002年03期
19 吴晓青,洪尚群,吴学灿,夏峰,蔡守秋;环境政策思路形成和选择规律[J];环境科学动态;2004年02期
20 段显明;;“抵押—返还”环境政策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述评[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环境政策再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王艳萍;;推进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不容忽视[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周辉;;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初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张锡祥;柯水根;王利群;;舟山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营造建设用地问题初探[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5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案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夏光;;论环境政策转型[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成亚曼;;如何摆脱环境困境:中国古代环境思想的启示[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8 刘秋妹;;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其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吕美怡;;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金政;孙国峰;石雷;张会金;唐宇丹;梁松洁;;环境治理中的北方木质藤本植物资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国卿;环境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2 崔先维;中国环境政策中的市场化工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军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姚新超;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袁明鹏;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董虹;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海秋;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荷兰环境治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秀丹;欧盟环境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春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政策及其实践走向[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萨日娜;关于环境政策对自然资源利用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郭力;日本环境政策的变迁对中国食品贸易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5 宗斌;环境税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彦军;欧盟的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于红;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林振强;WTO背景下中国环境规制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凯旭;环境政策的营销推广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红;基于生态安全的区域环境政策绩效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光;析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政策的研究[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王曦;以国家环境政策统一政府各部门职能[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记者 郝文秀;我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政策有了“一册通”[N];通辽日报;2007年
4 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年
5 鲁原;从惠特曼辞职看美国今后的环境政策[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李剑 译;美国环境政策发展趋向[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记者 王巧然;实现高能耗行业能源高效利用[N];中国石油报;2005年
8 黄冀军;环保万事 唯此唯重[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詹姆斯·莫里 编译 刘洋;米利班德兄弟手握英国绿色大业[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国际;中欧举行第二次环境政策部长级对话会[N];中国环境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