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

郭虹  
【摘要】: 本文从传播的视角,审视中国动画的传播系统状况。动画传播系统,作为我国影视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子传播系统,必然在带有其母系统及其更大系统印记的同时,自身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状况。 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动画市场似乎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候,然而平均70%-80%的进口电视动画片播放内容,已经表明我国动画市场的微弱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步伐极不协调,过去曾经拥有的“中国动画学派”桂冠,如今已不知去向。国家领导人一再号召要为青少年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一再强调小康生活指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富足,但是改革开放已近30年,我国动画市场依旧疲软,一个年需要量数十万分钟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年产量只有1万多分钟,只及日本的1%左右。青少年依旧饥不择食,纷纷将日本动画片奉为至宝。 中国动画市场的不振,产业生存环境的严酷,本可以用经济的眼光进行探察,但本文从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亦有其优势。首先笔者把这动画这一块置入了一个动态的大环境里,结合各种相关因素进行考量,而非剥离出来;其次动画研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它还涉及内容创意的优劣,其产品是否受国内青少年喜爱事关市场的繁荣或低靡,这就理所当然地牵涉到与我国动画片受众的沟通传播问题。 故本文力求从传播的视野来综合分析我国动画传播系统的状况,即1)探察传者生存环境,播出渠道,将阻碍其发展的各种问题梳理清楚;2)探察传者对市场、对受众、对产品的认知,以查明他们在传播当中是否主动,是否用心,对各种问题有怎样的觉察与建议;3)探察受众群体特征,生存环境,时代特点;4)探察受众欣赏动画片的动机及得到的满足;5)探察受众对国产动画片的观点;6)探察受众对境外动画片的看法;7)探察受众对提高动画片可看性的具体要求;8)探察传播内容,即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中外动画片本身,其特色、优劣,除了寻找提高质量的要素之外,亦能够探明我国动画片创制人员是否将受众放在中心位置;9)综合考察环境、渠道、传者、内容、受众各个变量之后,对总体的传播状况给予评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本文是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研究,力求对传播学应用研究范畴作出新的贡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慧临;中国20世纪动画艺术史研究[J];西北美术;2002年04期
2 张静,陈建宪;略论中国动画的民间文学传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钟抒;关于中国动画工程的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1997年07期
4 褚朔纯;中国动画片的突围捷径——影视动画剧本改编刍议[J];电视研究;2003年07期
5 路盛章;中国动画发展现状及其文化品位[J];美术观察;2004年06期
6 姜维朴;中国动漫艺术的历史责任[J];美术观察;2004年06期
7 陈剑雨;中国动画的改革之路[J];电影通讯;1999年02期
8 醋留香;论中国动画质量与动画盈利之间的矛盾[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年06期
9 微子;给中国动画一双翅膀[J];大众电影;2003年12期
10 刘红春;中国动画艺术产业化的发展问题[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1 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2 金天逸;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J];电影艺术;2004年01期
13 王锋;汲取国外经验 发展中国动画[J];当代电视;2004年09期
14 王泉;疏通中国动画原创的瓶颈CARTOON[J];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12期
15 曹红蓓;2004:中国动画年[J];新闻周刊;2004年20期
16 吕诚;动画世界——动画的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0期
17 安乐;宝莲灯亮起来了[J];语文世界;1999年10期
18 ;中国动画重振雄风——《马可·波罗回香都》埃及之行,捧“金”而归[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1年05期
19 范黎明;中国动画的昨天、今天与明天[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0 武珉;中国动画片复兴之路如何走好——一部法国动画影片带来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动画的出路在于产业化[A];中国动画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郭虹;;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A];中国动画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吴春容;;科技期刊互联网发展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马利;;加强党对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方晓红;;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赵自然;;小议“过度效应”[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叶丹;;在颠覆传统中创新未来——谈媒体内容管理的发展方向[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8 黄升民;陈素白;;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考察[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9 童菲;;信息·均衡:“议程设置”与“沉默螺旋”的博弈解读[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占莉芳;武文颖;;虚拟的悖反——关于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思考[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
3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柳有权;基于物理的计算机动画及其加速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8 栾慧;中国现代新诗接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林毅;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清华;动画:全球化语境下的视听童话[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璀;中国动画业的产业化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文娟;论新闻的“民本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朱鹏虹;电视节目形态的市场效应与调节[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兰天;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与变革[D];南昌大学;2008年
6 韩洁;现代视听媒体动画的构思与艺术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曹徐岚;恩施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地区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朱志宇;从受众心理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王文娟;从IMC视角分析新闻媒介营销[D];广西大学;2007年
10 郑志明;从修辞的角度重新思考法庭辩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国瑛;用艺术驱动技术[N];上海科技报;2005年
2 刘彦婷 陈伟;寻找中国动画发展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程亮;动画培训:中国动画业发展的“软肋”[N];市场报;2003年
4 郭虹;中国动画的出路在于产业化[N];文汇报;2003年
5 梁晓涛;文化氛围和人员素质——中国动画永远的痛[N];北京日报;2000年
6 骆阿雪;中国动画,为何默默无闻?[N];北京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牛春颖;为中国动画片把脉[N];中华新闻报;2003年
8 云卿;中国动画何以无人喝彩[N];中国改革报;2003年
9 郭虹;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N];光明日报;2003年
10 白雪峰;中国动画制作公司缘何“三缺乏”?[N];中华新闻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