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产业化研究
【摘要】:
本文以知识经济为背景,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了RD作为知识生产的主要来源和手段,从传统的组织内部活动向独立的企业化市场行为转变的过程,即RD产业化的发生发展,探讨了这一制度创新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及其现实意义。文章认为,RD产业化是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制度创新,RD产业的发生发展与传统RD以及其他产业相比具有独特的规律,目前在需求和供给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呈现良好趋势。文章对RD产业化定价、企业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RD企业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建议。最后对RD产业化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剖析。
除导言外,本文共分为八章。
导言通过两个案例提出全文的主题,即RD产业化的出现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后就文章中的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和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等作了说明。
第一章主要通过概念的界定,对RD产业以及相关概念进行定义,重点是分析RD产业化的特点、动因、趋势和表现形式等。
第二章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指出RD产业化通过生产分工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诠释了RD产业化的内在动因,并讨论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知识生产的推动作用,指出知识经济为RD产业化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和发展空间。
第三章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RD产业的发展前景。首先分析世界经济中RD活动和产业化的总体发展状况,其次讨论我国RD活动的需求和产业化发展趋势,第三对产业化RD的需求行业特点分别进行论述。
第四章讨论了RD产业化的供给情况。根据RD产业链,重点对产业化供给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以及RD企业进行了分析,指出RD产业化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五章讨论了RD产品的定价。由于是典型的不完全市场,RD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特别是表现在产品的价格确定上,更加复杂和间接。并对RD产业化定价作了实证分析。
第六章论述RD产业化的效益。分析RD企业的效益和收入结构来源,讨论
WP=7
了RD产业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解决“中试”瓶颈的促进作用,结合实证案例讨论RD外包对企业和产业的效率促进。
第七章分析RD企业管理问题,提出知识管理的对应方针,重点指出智力资本化对RD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
第八章论述了RD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我国的RD产业化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市场中介体系、优化产业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
|
|
|
1 |
吕永波;魏宏业;;促进我国清洁汽车研发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2期 |
2 |
杨扬;世界先进大型企业组织R&D的新模式——第三代R&D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1996年07期 |
3 |
辛地;服务业需要R&D[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4期 |
4 |
陈海声;高科技中小企业的R&D融资途径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5 |
马玲,司春林;基于IT/IS的R&D过程管理的演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1期 |
6 |
王峰丽,石勇,胡旺阳;论科研开发的税收优惠制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2期 |
7 |
元利兴,宣国良;跨国企业R&D全球化中的信息流动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4年11期 |
8 |
郝立勤;云南省全社会R&D投入特点分析与动态评价[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5期 |
9 |
何战平,李玉萍,刘银凤;灰关联综合评价法及其在R&D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2005年03期 |
10 |
亥新曾;世界先进大型企业组织R&D的新模式——介绍《第三代R&D管理》一书[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6年09期 |
11 |
童亚丹,刘旭;安徽省研究与发展(R&D)投入刍议[J];华东科技;1998年06期 |
12 |
李喆;外包R & D[J];IT经理世界;1998年09期 |
13 |
察志敏;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报告[J];中国统计;2002年06期 |
14 |
莫燕;浙江省R&D投入模式分析[J];浙江学刊;2003年04期 |
15 |
童光荣,高杰;中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及其时滞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4期 |
16 |
高旭东;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特定的培养顺序还是有效的R&D[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6期 |
17 |
高文,陈淑珍;天津市R&D投入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05年02期 |
18 |
柳卸林,陈璐;我国工业的R&D与创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
19 |
梁启华;跨国公司R&D国际化新走向及其动因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20 |
骆品亮,郑绍濂;市场结构对企业R&D的激励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