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反向重复序列的腺病毒在肝癌介导选择性表达和溶瘤
【摘要】:腺病毒载体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的载体构建策略使其效应获得肿瘤选择性,引入反向重复序列便是其中之一。E1基因删除的腺病毒载体能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病毒DNA,在其目的基因两侧插入反向重复序列,当病毒DNA在肿瘤细胞中复制时介导同源重组,激活目的基因,实现基因转移的肿瘤选择性。我们研究了根据这个策略构建的载体Ad.IR-BG在原发性肝癌和结肠转移性肝癌实验性治疗中的效果。
我们首先证实Ad.IR-BG在体外能选择性地在肝细胞癌(SMMC7721、MHCC97)和结肠癌(LoVo、HT29)细胞中表达报告基因(β-gal),而在正常肝细胞(WB)中的表达水平极低。不含反向重复序列的腺病毒载体Ad.BG表达β-gal没有选择性。通过尾静脉注射,Ad.IR-BG能选择性地在SMMC7721和LoVo裸鼠肝脏移植瘤内表达β-gal,肿瘤和瘤周肝表达比显著高于Ad.BG。使用DNA合成抑制剂羟基脲能抑制Ad.IR-BG感染的肿瘤细胞内病毒DNA的重组及β-gal的表达,而不影响Ad.BG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Ad.IR-BG表达目的基因依赖病毒DNA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和重组,非肿瘤细胞被其感染后无此过程,目的基因因此不表达,是选择性表达的机制。
我们进一步发现,Ad.IR-BG还能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产生溶瘤效应(Oncolysis)。Ad.IR-BG感染的SMMC7721和LoVo细胞发生明显的生长抑制和病理形态变化,利用“再感染”试验和实时PCR,在其培养液中能检测到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且数量呈指数增长,提示是病毒大量复制引起溶瘤。Ad.IR-BG局部注射能抑制SMMC7721和LoVo肝脏移植瘤的生长,显示直接的肿瘤杀伤作用,而Ad.BG无此作用。尽管Ad.IR-BG感染的WB细胞内也存在病毒DNA复制,却检测不到病毒颗粒,Western印迹在Ad.IR-BG感染的SMMC7721和LoVo细胞中能检测到病毒衣壳蛋白,WB细胞则无。说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对病毒衣壳蛋白合成的激活存在差别,可能是Ad.IR-BG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地复制的原因之一。
引入反向重复序列的腺病毒载体Ad.IR-BG除选择性地在肝癌中表达目的基因外,还能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引起溶瘤效应而产生直接杀伤作用,这是本研究的新发现。这种联合基因转移和溶瘤效应并具有肿瘤选择性的腺病毒载体可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新方向。
|
|
|
|
1 |
焦辉;郭春良;;血管生成素及受体-2对肝癌血管新生的作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2 |
张力图;黄少珍;郭建霞;张丽生;;肝癌高发区不同饮食类型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3 |
张启南,陆培新,王金兵,吴燕,陆振宏;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前瞻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年02期 |
4 |
白咸勇,贾秀红,成令忠,顾云娣,刘同慎;c-fos蛋白在大鼠肝癌发生中的表达及意义[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5 |
路建平;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癌[J];肝脏;1999年04期 |
6 |
张江灵,王崇国;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治疗乙型肝炎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者对降低肝癌发生率的前瞻性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1999年01期 |
7 |
俞顺章,穆丽娜;乙型肝炎与肝癌[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
8 |
周峥珍,章宗籍,钱忠义,张华献,申丽娟,谢桂先;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实验病理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9 |
叶新平;彭涛;黎乐群;;毒物代谢酶、DNA修复基因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J];卫生研究;2006年06期 |
10 |
傅锦波;王效民;;DLC-1与肝癌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4期 |
11 |
陈琼荣;向景;刘清波;赵国强;车丽洪;;卵圆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肝癌发生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08年06期 |
12 |
李月明;姚登福;;缺氧诱导因子-1分子组成、活化机制及肝癌靶向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27期 |
13 |
莫新少;;黄曲霉毒素B1暴露及控制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01期 |
14 |
汪爱勤,徐德忠,陈友绩,杨继震,郭宇良,林安黎;负性生活事件及个性对肝癌发生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1期 |
15 |
陆培新,张启南,王金兵,吴燕;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J];中国肿瘤;1999年07期 |
16 |
陆东东;酒精与肝癌发生关系研究现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0年04期 |
17 |
罗学宏;肝癌,再敲“防胜于治”的警钟[J];老年人;2005年10期 |
18 |
朱俊奎;心理因素在乙型肝炎肝癌变患者中的作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
19 |
范学工,黄燕;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肝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2期 |
20 |
黄神安;邓欢;张吉翔;;共价闭合环状DNA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