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
【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中美交往的进一步密切,人权问题逐渐浮现在两
国关系的前台。1989 年的政治风波把人权问题带到了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
变为冲突的主题,从此人权问题成为冷战后中美之间主要争执的问题之一。而国
会始终站在“谴责”中国人权状况、力主美国对华制裁的浪尖,在制定美国对华
人权外交政策及监督其实施上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旨在考察美国国会与美
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的关系,为丰富人权研究和国会研究作努力,同时也为我国
有关部门采取务实灵活的外交策略,做好美国国会的工作,减少其在人权问题上
制造麻烦提供依据。
论文首先考察了美国国会与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关系,从历史和制度运作角
度分析国会在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在宏观把
握的基础上,作者进入一个个案例分析。在国会与 1989 年中国政治风波的案例
中,考察国会的反应和在倡导对华人权外交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寻找国会纠缠
中国人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国会与对华 MFN 及 PNTR 的案例中,分析国会在人
权与经贸挂钩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及原因,并对 PNTR 在人权问题上的产物——
CECC 这个国会对华人权监督的新机构进行研究。在国会与中国宗教信仰自由问
题的案例中,解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会十分关注海外宗教自由状况的原因,
并选取“法轮功”问题作为中美宗教分歧的典型代表,研究国会的行为及今后趋
势。在国会与西藏问题的案例中,对国会与西藏问题的关联做纵向的历史考察和
横向的问题聚焦,之后,对国会在对华人权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估。最后,
对四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寻找规律。
本论文最后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国会在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上扮演的
角色为:倡导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二、国会在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中的影响
力极大,且府会权重因类型而异;三、在国会中主导对华人权外交政策的是政治
和宗教势力。本论文的研究启示是:随着国会参与外交决策程度的加深,我们更
应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和宗教的角度看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