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

蔡玮  
【摘要】:本文从新闻实践出发注意到新闻交际领域中大量存在的口述形成的节目话 语,经过反复使用、发展、稳定,已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体特征。基于这样 一种情况,在第一章的绪论部分提出了“口述语体”的概念,并对传统“新闻文 体”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以适切新闻交际领域中客观存在的文体现状。通过这一 修正,第一次把广播电视新闻类谈话节目话语纳入到新闻文体的研究中。另外在 绪论中还将新闻语体中跨媒介出现的带有文体特征的书面文本及言语成品统称 为新闻类语篇,并依照典型性视点,选取新闻类语篇内部存在的典型报道语篇和 典型口述语篇作为两个比照研究的对象。在充分阐述了选取这两个研究对象意义 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 第二、三章基于“事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以及新闻就是一种独特的叙事等 相关理论背景,引入叙事学理论研究同处于新闻交际领域中的这两类不同语篇在 叙事时间、视角、结构模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同异,强调报道语篇是一种独特的 书面叙事,口述语篇是一种独特的口语叙事。研究中构拟了报道语篇和口述语篇 的宏观结构图式,归纳了语篇微观命题连贯成篇的内因。得出报道语篇的命题连 贯主要有时间线性连贯和“核心—附属”功能连贯两种;口述语篇的命题连贯主 要有时间线性连贯和话题连贯两种。另外对两者在叙事节奏上的不同表现也作了 相关分析。 第四章讨论和描写了这两类不同语篇在话题推进时所采用的各种语言形式 标记,目的是考察两者在受相同的功能制导和不同语式、语域的影响下,话题标 记手段呈现出的同与不同。 第五章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描写了这两类不同语篇中带语体要素性质的 “共现特征”或“突出手段”。第六章统计和描写了报道语篇和口述语篇在主位 选择及主位推进模式上的不同特征。通过这两章的描写研究得出报道语篇和口述 语篇所代表的不同语体风格。 余论在上述专题比照研究的基础上,对新闻语体层级系统进行新的构拟,并 概括介绍了新闻交际领域中出现的语体交叉渗透现象和“说新闻”所形成的融合 语体。结束语对全文内容作了概要的总结,对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作了评价, 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刚;语篇知识与听力理解[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申屠菁;试论语言修辞研究的三位一体取向[J];语文研究;1995年02期
3 汪小艳;;汉语经济新闻语篇主位特征[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汪小艳;;汉语经济新闻语篇主位特征分析[J];正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李耕科;试论语篇特征对汉译英中主语确定的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6 李杰,钟永平;主位序列与语篇阅读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7 吾文泉;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张红君;浅谈语篇语法及其双重功能[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许红娥;模块阅读教学法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任育新;;从关联理论看语篇语境效果的取得[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1 王冰营;姚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2 梁亚冰;;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语篇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8年29期
13 胡壮麟;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2期
14 刘喜文;谈谈具有语篇纽带作用的省略结构[J];大学英语;1995年04期
15 邹爱民;语篇结构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福建外语;1995年Z1期
16 何高大;语篇理论与语篇分析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电化教学;1997年03期
17 张琦;语篇的连贯、衔接及英语阅读教学[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18 赵敏;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19 侯万春;衔接理论纵横谈[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0 蔡蓓;英语语篇与语篇的体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志成;;比较翻译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毛浩然;徐赳赳;;Widdowson和“前语篇”概念——《语篇,语境,前语篇——话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介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丁迈;刘京林;;新时期企业报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研究——中国海洋石油报典型报道个案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高路;黄贤军;莫静清;杨玉芳;;汉语文本语篇语句焦点的确定[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兰;;浅谈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振华;;交叉质询双方的语言优势——辛普森案法庭语篇的“情态”分析[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郭春燕;对话语篇的整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蕾;英汉大众经济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继楠;英汉左偏置句式的句法语篇界面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史成周;汉语叙事性语篇和描述性语篇中的信息包装[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9 徐健;衔接、语篇组织和连贯[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赵东林;基于语篇类型的翻译对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璐;语篇递模式在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教学中应用的实验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瑞丽;从系统功能角度阐释语境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尤静;英文编者按中的话语主题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刘大稳;介入理论视角下新闻评论语篇中评价性语用标记语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成方;语篇的宏观等级分析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陈寅晓;网络英文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体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沈燕;学术语类英语语篇模块标注的理论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盖黎莉;语篇中的互动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吴玲芳;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范志红;评价理论视角下英语商业广告语篇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兆斌丰晓原 范贞洪;做透做深突发性新闻报道的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王春雷;一个人何以感动一座城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濮端华;典型报道:回归“生活的逻辑”[N];战士报;2005年
4 丁新吾;扩大典型报道的影响力[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兴华;典型报道也要“三贴近”[N];深圳特区报;2007年
6 黄丽坤 宋建国;典型报道创新点滴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王雪漫;浅谈典型报道的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中央媒体林改典型报道声势大效果好[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周咏南;典型报道应关注和回答重大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陈东;一个人何以感动一座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