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S策略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研究背景
结核病历史悠久,是一种国际性的重要传染病。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大约有800万人口患结核病,2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AIDS病人的首位死因。它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我国属于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约占全世界的1/4,居世界第二位,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结核病。而且我国的结核病患病率下降缓慢,1990—2000年下降幅度为27.6%,年递降率只有3.2%。结核病在我国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和消灭肺结核对保护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DOTS策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目前被认为是结核病控制中费用最低、效果最好的策略。但DOTS策略在各国执行情况不同,每个国家都应结合本国实际对DOTS策略进行评价。
研究目的
总的目的是分析我国DOTS策略执行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及方法学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通过分析结核病的登记率与疫情,评价世行项目DOTS策略执行的效果;2 从DOTS策略的五个环节,评价我国结核病项目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3 分析影响DOTS策略的因素,为结核病项目提供政策依据。
研究内容
描述与分析我国13个世行项目省肺结核病的登记率的地理分布情况。
分析广东、湖北和新疆自1992~2000年间结核病登记率的变化情况。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肺结核病的疫情。
分析十三个世行项目省1990~2000年间结核病疫情的变化。
研究影响肺结核病人执行DOTS策略的因素。
研究政府承诺、药品供应与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资料收集
1 登记报告系统:通过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我国13个世行项目省
WP=10
1992~2000年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
2 全国流调:1990、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
4 文献回顾: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全国各省市1999年底的人口信息。
3 定量调查:内蒙古翁牛特旗、准格尔旗与察右后旗的登记肺结核病人,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财产状况、就诊、治疗、定期检查、认知、卫生服务可及性等资料。
5 定性调查:湖北省鹤峰县卫生局、县卫生防疫站,收集政府承诺、药品供应与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湖北省鹤峰县统计局,收集鹤峰县的社会经济状况;鹤峰县医院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治疗、转诊与报告情况;鹤峰县走马乡卫生院、燕子乡卫生院与响溪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对项目的认知、对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以及转诊报告。
分析方法
通过对DOTS策略的效果的指标——登记率与疫情进行横向的地域上的比较与纵向的时间上的比较,对DOTS策略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登记率的横向比较主要是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对全国13个世行项目省作统计地图,纵向比较则主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个省(广东、湖北和新疆) 的登记率进行分析。疫情的横向比较是对全国范围内,东、中、西部地区2000年的疫情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则主要是对13个世行项目省1990与2000年的流调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对DOTS策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针对DOTS策略的五个环节进行。其中病人发现与督导治疗两个环节,是从病人的角度,分析影响病人的因素;政府承诺、药品供应与监测系统则是从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具体使用的软件有Epidata2.0、Excel 2000、Word2000、SPSS for Windows 11.0和SAS 6.12。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对定性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演绎。
主要结果
1. DOTS策略的效果
⑴ 登记率
13个世行项目省1993、1996与1999年,肺结核病登记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东部与西部上升较快。纵向上比较广东、湖北与新疆的登记率呈上升趋势,但在世行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各省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因此各省各年间变动
WP=11
的幅度与方向略有区别。
⑵ 疫情
比较分析疫情结果,东、中、西部地区肺结核的疫情有差异,纵向比较,13个世行项目省中,11个省的疫情2000年低于1990年,或者部分指标低于1990年,但山东与宁夏的疫情,2000年反而高于1990年。总体来说,我国开展DOTS策略之后,登记率上升,疫情下降,说明DOTS策略是行之有效的结核病控制策略。
2. 影响DOTS策略的因素
⑴ 病人发现与督导治疗
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认知、财产状况和卫生服务可及性均对病人执行DOTS策略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卫生服务可及性、认知与财产状况比较明显。被影响的环节包括:首诊地点、就诊时间、间断治疗、中断治疗与定期检查,其中首诊地点、间断治疗与中断治疗三者受影响最大。
⑵ 政府承诺、药品供应与监测系统
影响因素有:县防疫站条件差、利益趋动、经济落后、药品供应经验不足、交通不便、政府对药品管理力度、结防人员不足、设备落后等。应采取的措施有:加强人才培养、宣传、政府的支持力度、市场上抗结核药品的管理、健康教育、结防投入并汲取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充分利用县医院相对优越的医疗条件。
主要结论
DOTS策略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在我国DOTS策略的各环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策与建议
1. 提高病人发现率
⑴ 切实加强基层结防机构建设;⑵ 加强针对病人和居民
|
|
|
|
1 |
刘剑君,成诗明,刘二勇,李群,许卫国,刘志敏;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9期 |
2 |
姚嵩;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加速结核病疫情控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04期 |
3 |
杜长梅;DOTS策略在河南[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
4 |
汪爱民;王纪祥;;安徽省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学;2007年02期 |
5 |
刘剑君,么鸿雁,姜世闻,杜昕;中国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扩展关系的预测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8期 |
6 |
袁鲜艳;;石河子地区实施DOTS策略对结核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地方病通报;2010年03期 |
7 |
徐秋芳;;结核病控制概述[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04期 |
8 |
姚文江;;锡林郭勒盟结核病DOTS策略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年03期 |
9 |
施碧莲;李明进;许凌;;莆田市涂阳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策略评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3期 |
10 |
曾伟;张冬梅;凤翀;史四九;;DOTS策略下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1年01期 |
11 |
张静;;南京市浦口区2006年~2007年结核病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8年03期 |
12 |
林定文;结核病现状与控制策略[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S1期 |
13 |
黄永红;黄高恒;陆月靓;;田东县实施DOTS策略和DOT治疗前后肺结核病人的痰涂片分析[J];疾病监测;2005年10期 |
14 |
王剑;孔繁增;;从社会医学角度看我国结核病的防治[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年03期 |
15 |
刘剑君,幺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年03期 |
16 |
贾红珠,王春蒲;浅谈现代结核病控制DOTS策略[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7 |
邓俊平,张肖渺;山西省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12期 |
18 |
季小平,刘行,张蓉;镇江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
19 |
王国杰,高三友,甄新安;某省DOTS策略实施的流行病学与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4年01期 |
20 |
王春蒲;;山西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