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MOS蓝牙收发器中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及高频噪声研究

黄煜梅  
【摘要】:对于CMOS无线收发器信机中的射频电路模块而言,低噪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然而,无论是BSIM3噪声模型还是著名的van der Ziel模型都不能很好地模拟亚微米MOSFET中的高频噪声,因此,对亚微米器件的高频噪声进行建模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文首先从MOSFET热噪声的产生机制—载流子与热振动着的晶格原子或电离的杂质离子之间的随机碰撞出发,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载流子速率大小与方向的随机变化所产生的噪声、射率的范围内载流子的速率波动所产生的噪声与Nyquist热噪声之间的关系。 然后,基于亚微米MOSFET高频噪声的起源及短沟道效应,详细研究了漏极电流噪声与栅感应噪声,进行了定量的公式推导,给出了完整的高频噪声模型;还分析了器件的工作状态、尺寸大小以及外加偏置电压与其噪声性能之间的关系,从噪声优化的角度对电路设计给予指导;利用线性网络噪声分析原理将一个复杂电路系统(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分析转化成多个表示噪声的相关矩阵间的矩阵运算,并借助MATLAB,分析了高频寄生效应、工作偏压等因素对系统噪声性能的影响。 本文另一个工作重点是设计集成于蓝牙收发器信机芯片中的射频低噪声放大器。通过控制偏置电路所产生的偏置电压与电流,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可控;为满足实用性的需要,考虑了封装及静电保护电路(ESD),从噪声优化、阻抗匹配、增益及线性度的角度讨论了电路的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寄生参数对电路性能的恶化;在电路实现及版图设计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小高频寄生效应:此外,还研究了电路性能测试方案及测试电路板的设计原理。对基于TSMC 0.35-μm CMOS数字工艺流片的芯片进行了测试,正向电压增益、阻抗匹配与设计指标相近,噪声系数偏大一些,输出中心频率因寄生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低于设计值。 本文的最后一章对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东,石秉学;CMOS双带低噪声放大器(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4年09期
2 Gurpreet Sibia;低噪声放大器选择[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9期
3 冯东,石秉学;低噪声放大器中噪声的系统研究方法(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5年03期
4 ;科研成果介绍[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4年04期
5 刘丽静;利用MicrowaveOffice设计3~5GHz低噪声放大器[J];无线电工程;2004年11期
6 彭龙新,李建平,林金庭,魏同立;C波段单片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J];稀有金属;2004年06期
7 王磊,陈名松,曹卫平;运用串联反馈技术设计S波段低噪声放大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韩党群,黄进;提高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方法[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06期
9 姚毓明,葛爱慧;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计算机辅助设计[J];航天电子对抗;1996年04期
10 朱江,黎福海;GSM系统数据通信的优化[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12期
11 刘伟霞,陈继伟,徐杰;C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J];无线电工程;2005年05期
12 陈辰,林金庭,李拂晓;共面波导形式的倒扣焊X波段低噪声放大器[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4年03期
13 孙琪;小型化T/R组件中的L波段低噪声平衡型放大器[J];现代雷达;1994年05期
14 杨春宝 ,张海云 ,白洁;航天GPS接收机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07期
15 向宏平,杜惠平;CDMA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电路设计研究[J];微电子学;2004年04期
16 韩振宇,张海英,刘洪民,李井龙,陈晓哲;Ka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J];电子器件;2004年03期
17 ;CDMA/FM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1期
18 曹克,杨华中,汪蕙;高线性低电压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4年11期
19 陈继新,洪伟,严蘋蘋,殷晓星,程峰;800MHzCMOS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J];微波学报;2005年S1期
20 徐新光,王勤,韩建国;混合集成双频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J];微波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陈军宁;柯导明;李忠义;;CMOS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Nonlinearity Analysis of CMOS LNA Based on Volterra Series[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超铭;李兴冀;耿洪滨;;不同粒子辐射条件下CMOS器件电离辐射损伤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焕;童玲;;CMOS图像传感器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A];2004全国图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苏利;;数字电路实验中CMOS器件的应用探讨[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明安杰;陈大鹏;欧文;王玮冰;何伟;刘占峰;;CMOS工艺兼容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设计及制作[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周治平;;新型CMOS栅极堆栈结构及材料——21世纪对微电子工业的巨大挑战(英文)[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顺义;晏磊;赵红颖;;CMOS图像传感器在可见光遥感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王锦阳;;CMOS技术按比例缩小及对老化的影响[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8年
10 李兴鸿;史君;赵俊萍;赵春荣;董亚宁;;CMOS集成电路异常漏电失效机理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煜梅;CMOS蓝牙收发器中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及高频噪声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军;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化分析与设计的等效噪声模型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3 齐本胜;皮卫星星载通信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杨雪霞;双极化与变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1年
5 李超;毫米波集成接收前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徐涛;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7 王方林;CMOS蓝牙射频发送器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04年
8 余长亮;全差分光电集成接收机的研究与标准CMOS工艺实现[D];天津大学;2010年
9 金博识;CMOS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舒斌;Si基应变三维CMOS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为;无线通信中低噪声低功耗CMOS射频接收芯片设计[D];浙江大学;2003年
2 徐超;贵州省纳雍发电厂蓝牙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平台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濮尧;基于蓝牙技术的数据传输和文件传输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潘扣林;蓝牙技术及其在数字分罗经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5 张维承;CMOS低噪声放大器与混频器中的噪声和非线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6 姜峻源;蓝牙SAR方案和调度算法的研究及蓝牙仿真实验[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魏利锋;蓝牙技术鉴权加密算法的硬件实现[D];浙江大学;2004年
8 徐艳;蓝牙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李志军;蓝牙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马龙;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谈蓝牙射频技术[N];人民邮电;2003年
2 吴智;蓝牙技术与汽车[N];北京科技报;2003年
3 陈兆宏;蓝牙—从协议到应用[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4 小旗飘飘;2005蓝牙真得会死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蓝牙技术遭遇市场尴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6 杨易;蓝牙未来发展八大走势[N];通信产业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徐勇;蓝牙能否笑傲“江湖”[N];人民邮电;2001年
8 林夕;蓝牙缘何受冷落?[N];人民邮电;2001年
9 cyf 翻译;射频CMOS功率放大器——理论、设计及运行(16)[N];电子报;2008年
10 ;蓝牙1.1日趋完善[N];网络世界;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