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银行规制制度研究
【摘要】:本项研究是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银行规制的起源与演进,提出最优银行规制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对转型经济中的中国银行规制制度作出一个尝试性解释。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围绕银行规制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对银行实行规制,就规制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和银行规制理论主要流派作了文献回顾和评析。其次是运用古典经济学和演进博弈工具分析了银行规制的一般均衡与动态博弈,银行规制的演进与变迁。运用契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构建了最优银行规制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最优银行规制的经济学含义,揭示了透明度、独立性和弹性三维要素的最优银行规制制度特征。第三从政府失灵的角度讨论了对规制者的监督,并分析了在不同信息结构下,监管体制安排对监管资源配置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针对中国银行规制的一个理论应用和尝试性解释。考察了中国银行规制体制的沿革,揭示了转型时期银行规制的演进特征与绩效,讨论了银行规制绩效与市场化改革、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强调了法律制度与法律环境的重要性,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银行监管制度优化与改进的政策框架设计。最后提出了一个以效率优先为监管目标,以信息共享的开放式多峰监管模式为组织架构,以激励相容为微观监管机制,优化与改进我国银行规制制度的前瞻性与建设性思路。
|
|
|
|
1 |
张芳洁,魏忠彦;关于隐性失业的制度分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2 |
李立生;论制度安排与技术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8期 |
3 |
朱天一;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4期 |
4 |
;假如薄熙来种树不种草[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18期 |
5 |
黄如金;;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制度创新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03年23期 |
6 |
常志平,蒋馥;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最优程度与制度安排[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7 |
傅尔林;试论我国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安排[J];南方经济;2004年08期 |
8 |
李松龄;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的辩证关系及其产权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
9 |
王恕立;徐艳玲;;论政府在风险投资制度安排和资金筹措方面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9期 |
10 |
刘惠君,徐凌军;我国注册会计师监管的制度安排及其政策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11 |
刘建秋;会计诚信契约理论:一个分析框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2 |
刘威,栾贵勤;区域经济演进过程中的“空间不匹配”[J];经济问题;2005年07期 |
13 |
王琪,孙真真;论我国海洋政策运行现状及其完善策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5期 |
14 |
赵德海,马兴微;流通力的评价指标研究[J];物流科技;2005年09期 |
15 |
祖廷勋,罗光宏,陈天仁,刘澈元,杨生辉;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制度范式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08期 |
16 |
温海滢;税制改革对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5年04期 |
17 |
何慧刚;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J];经济前沿;2005年08期 |
18 |
袁伟国;惠州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
19 |
林毓铭;;农村养老保障的理念与制度安排[J];农村经济;2006年02期 |
20 |
陈胜蓝;;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研究——来自一个ST公司的案例分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