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宋元讲史话本研究

罗筱玉  
【摘要】:本论文以宋元讲史话本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宋元讲史及讲史话本的历史发展、现存九种话本的版本及内容进行了考索,并对宋元讲史话本的体制、艺术渊源以及其文学成就、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宋元讲史话本的发现、研究现状及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对宋元讲史话本中的一些悬疑问题如《五代史平话》的成书年代等进行了再检讨。 第二章考察了宋元讲史及讲史话本的历史发展及其繁荣的原因,对说话四家数以及敦煌演史类变文影响宋元讲史话本的诸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考辨。 第三章对现存九种讲史话本的版本及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几种话本中,处于过渡状态的话本《梁公九谏》一书,一向不受人重视,本文对它的内容及成书过程等作了详细的考辨,认为本书的原型可追溯至唐代张仁亶或郭元振的《九谏书》,由于狄仁杰在后世的声誉日隆,民间艺人便将张、郭二人的《九谏书》移植到狄仁杰身上,经由《梁公九谏词话》转变为话本《梁公九谏》。此外,对于《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的成书年代及性质等悬疑不决的问题,本章在认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得出的结论是,《五代史平话》成书于南宋宁宗以后,系下层文人所撰;《宣和遗事》看似丛杂,实际上它仍然是被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构思与结撰,从各种迹象看,很可能出于南宋遗民之手,成书应在元代了。 第四章是对宋元讲史话本体制的探讨,对讲史话本分段标目形制、讲史话本的范型以及正文中所穿插之诗词与韵语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对其分段标目形式的分析探讨后,认为《秦并六国平话》、《三国志平话》中的阴文标题不像一般所认为的系书商所为,很可能是源于艺人底本,阴文标题是备讲史艺人切磋揣摩时唤醒记忆所用,刊刻者仅沿用而已。本章还探讨了咏史诗在讲史话本中的运用及其所起作用。 第五章旨在分析探讨讲史话本的渊源问题,认为民间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尤其是其中的天命观、因果报应观念对讲史话本的主题倾向及情节结构都具有较大影响。在对其史传文学渊源的探讨中,重点分析了《资治通鉴》从体制、思想倾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波;宋代市民的审美意识对话本小说的制约[J];怀化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2 聂恩彦;;再考《京本通俗小说》——兼与苏兴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3期
3 孙旭;;论清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傅洁;;从拉波夫的分析模式看话本小说的叙事结构[J];邢台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杨宗红;;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人鬼婚恋的时代特色[J];贺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杨宗红;蒲日材;;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的善恶报应与吏治思想[J];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李世琴;;李渔话本小说的创作特色及其成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8 陈平原;;说书人与叙事者——话本小说研究[J];上海文学;1996年07期
9 蒙世南;冲破理学的藩篱──从话本小说看中晚明的女性[J];玉林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10 韩春萌;从“平等”主题看话本小说的法制意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1 杨东方;;文人介入和盗贼系列话本小说的嬗变[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12 杨宗红;;明清之际话本小说家的宗教情怀[J];天中学刊;2008年03期
13 陈如毅;;论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4 程千帆;吴新雷;;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15 倪钟之;;小说话本与话本小说[J];教师博览;1997年05期
16 孔占芳;;从话本小说到章回小说质的飞跃[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7 冯惠玲;;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18 刘勇强;;风土·人情·历史——《豆棚闲话》中的江南文化因子及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9 冯保善;;明清江南出版业与明清话本小说的兴衰[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2期
20 许建中;;《快嘴李翠莲记》散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华;;《金瓶梅》与《水浒传》方言的继承关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2 杨子华;;神怪小说《平妖传》对《水浒传》的影响[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3 韩大成;;明代高利贷资本的特点及其作用[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4 杨子华;;《水浒传》所描写的元宵灯节风俗[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5 张之伟;;谈歇后语及其修辞、语法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6 黄向春;;地方文献与地方史的叙述——读《闽都别记》中的畲族故事[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7 应守岩;;杭州孕育了《水浒》[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周进祥;;“通俗化”漫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韩晓;;古代小说的寓言性与空间化叙事[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卢明;;《水浒传》写“洪太尉误走妖魔”是影射王安石变法[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东伟;话本小说中的婚俗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委艳;交流诗学[D];南开大学;2012年
3 胡莲玉;型世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果;“三言”性别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定宝;凌濛初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8 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晓晖;宋元“说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沙欧;中国古代小说体叙事的历时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明末话本小说传播技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兴菊;明刊话本小说入话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孙亚蕊;话本小说叙事节奏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罗先红;宋元公案话本中法官形象的法文化史考察[D];河北大学;2013年
5 李强;运河城市与话本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杨谷怀;文本与口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李梅;李渔话本小说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8 方文烺;明末清初公案话本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9 孙小霞;酒泉宝卷与话本小说的文体共性初探[D];兰州大学;2010年
10 伍雪平;“三言”、“两拍”叙事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溟;话本小说的叙事学[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朱迎平 李桂奎 朱丽霞 马海英;以货币化观念发掘传统文学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向志柱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表演性:话本小说研究的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裘金康;胡士莹、赵景深和《话本小说概论》[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侯忠义;古代小说史研究的新成果[N];人民日报;2007年
6 曹文彪;生气与高致[N];文学报;2006年
7 介子平;谁能把时光作旧[N];美术报;2006年
8 段崇轩;走向“柳暗花明”[N];文艺报;2008年
9 王晓峰;世俗的艺术[N];辽宁日报;2008年
10 老土;面对强奸,女老板该不该舍命反抗?[N];检察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