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人们改善生活状况的有效组织方式,在中国,党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亦要求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在性质上是政府支持甚至培养的与政府有着共同的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社会组织,具有经济服务的功能、社会支持的功能、代表民意的功能以及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发展行业协会、培养社会保障组织、加强社区建设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然而我国毕竟是一个起步较晚,经济制度尚不完善,政治体制有别于西方社会的国家,我国非政府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也不可避免与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存在着发展上的问题,其中又以制度环境的不适宜、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尚未形成充分的社会认同、公益不足导致无法有效调动社会力量这几方面最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我们在承认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的必要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政府管理在目前的条件下仍是必不可少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防止非政府组织失控和保持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之间寻求平衡,探索科学的监管途径,实现依法适度管理。
对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而言,制度上的建设仅仅是为其扫清发展上的障碍,更重要的任务还在于重构其社会支持网络,动员更多的民众加入,这种社会支持网络不仅是组织上的,也包括社会心理上的。从宏观的角度看,非政府组织的成长是与建设一个积极的公民社会同步的,这不仅需要政府角色的转变,也需要人民转变角色意识,形成上下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