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庄子》英译研究

徐来  
【摘要】: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中,文化与翻译的复杂关联引起了众多关注。本文试图以《庄子》英译为例,揭示翻译在道家文化与文学西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庄子》英译从1881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其间共出现了10余种全译本和节译本。本文使用描述法对其中比较重要的译本进行查考,希望从中揭示出《庄子》作为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文本,如何为近、现代东、西方译者解读并用英文重新阐释;译本整体质量和面貌之间的异同以及原因;译本对读者接受的影响等问题,同时也试图发现古代文化典籍英译的普遍性问题。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交代了论文的起因、之前的研究综述、本论文的意义、目标和方法等。第二章是通过考察各个译本对先秦整个历史政治及哲学氛围的分析、对道家重要人物、著作、思想的评介,对《庄子》文本本身的认识等几个方面,了解译本对庄子思想、道家文化、以及整个先秦时期的总体把握。第三章从《庄子》几个基本概念的译名出发,从译名的选择解读庄子思想在英语世界中被接受的类型及轨迹,关注译名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影响和刺激,并揭示汉英、英汉词典中隐含的文化霸权色彩。第四章讨论《庄子》作为文学著作的译介,通过译本对《庄子》文学特点的翻译,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关于《庄子》的评析,以及英语作家对《庄子》的接受,来了解道家文学在西方的接受和传播。第五章选取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译者的译本,寻找不同译本表现出的整体特点与译者身份、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第六章是结语,主要总结本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并指出今后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的研究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第七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2 ;第七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3 卓振英;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第六届年会征文通告[J];中国翻译;2009年04期
5 汪榕培;黄中习;;第四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在广东金融学院召开[J];上海翻译;2007年03期
6 张勇;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7 隋淑红;;庄子,借灵魂一对逍遥从容的翅膀[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8 李康洙!韩国;庄子的知识论[J];孔子研究;1994年01期
9 赵纯伟;《庄子》的语言特色[J];百科知识;1994年09期
10 汪榕培;《庄子》十译本选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11 陈劲;《庄子》幽默艺术初探[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2 何慧;《庄子》“小成”释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3 高新民;《庄》《易》关系论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6期
14 胡家祥;《孟子》与《庄子》思想倾向之比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5 王延荣;《庄子》散文艺术的再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6 王延荣;《庄子》与稼轩词风的个性[J];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17 田刚;《庄子》与鲁迅早期文体[J];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08期
18 张涅;战国至清代《庄子》思想研究观点类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19 庄海洪;《庄子》的现代生命力——评蔡志忠《庄子说——自然的箫声》[J];职大学报;2004年01期
20 褚春元;论《庄子》关于艺术家修养的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蕭旭;;《庄子》拾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李刚;;《庄子》游世主义人生理想的现代启示[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松来;周兴泰;;《庄子》道论三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国栋;;文化外交视界中的典籍英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卓振英;;典籍英译中的决策与审度—以《楚辞》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敏;;典籍英译中的“博弈论”—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庄子·逍遥游》两家英译之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娜;;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接受[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欣;姜怡;;刍议典籍诗歌译作与原作思想风格的协调与整合——从陆羽的茶诗《六羡歌》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姚振军;基于双语领域本体的典籍英译批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霍跃红;典籍英译译者文体分析与文本的译者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Yoshiko Takeshige;《庄子》与《流浪舞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占平;《庄子》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王瑞;《老》、《庄》复归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沈振奇;《孟子》与《庄子》文学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兆旭;《庄子》中的最终依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仇园园;《庄子》“自由”观及其思想价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石龙岩;《庄子》文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虞则宴;《庄子》语文教育观及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历史贡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蔡励敏;通向大众审美的通俗《庄子》现象论析[D];暨南大学;2012年
6 田一涵;试论《庄子》赞美技术及其现代启示[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李林;《庄子》方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宫茂;《庄子》源流考[D];山东大学;2012年
9 郑路;《庄子》的名·名结构[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范玲娟;《庄子》寓言的审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华;从《庄子》的后现代意义说起[N];人民日报;2009年
2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3 刘永强 傅冲;《庄子》的语言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杨义;《庄子》还原[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记者 唐小惠;读《庄子》寻求快乐[N];金融时报;2010年
6 子余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梦醒之间的心灵转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何刚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系主任,兼任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匠心独具之作 “教”“学”两宜之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林均 袁楠;重视现当代作品的筛选、译介[N];文学报;2002年
9 薛冰;跟随爱莲心读《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李春生;《庄子》谈养生[N];健康时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