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帕金森病的不同药物对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以及对PC12细胞的体外干预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病程慢性进行性发展。在治疗PD的药物中,尽管L-dopa仍是目前改善PD症状最有效的药物,但是L-dopa的长期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运动障碍和运动波动,晚期病人疗效衰退等。体外研究中,多巴胺在神经细胞培养中可诱发凋亡,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是临床上L-dopa是否有明确的毒性作用尚有争议。目前PD治疗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寻求延缓疾病进程,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治疗方案。体外研究的资料指出多巴受体激动剂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性质,可能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效应。为了明确L-dopa是否有毒性作用而受体激动剂是否有保护作用,近年来用功能显像技术监测药物治疗时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情况,较为客观地评价PD的病情变化。在国外既往研究中,由于缺乏安慰剂对照组,尚无法明确定论受体激动剂有神经保护作用,而L-dopa加速了疾病进展。
为此,本研究选择早期PD患者,双盲、随机化给予不同种类抗帕金森药物单一治疗并随访14个月,用~(99m)Tc-TRODAT-1 SPECT显像DAT和~(131)I-epidepride SPECT显像多巴胺D_2受体,从临床上来评估药物对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作用,以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PD患者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在实验研究中,用不同剂量pergolide和L-dopa干预PC12细胞,再加入MPP~+,观察不同时点PC12细胞的细胞活力,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蛋白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以探讨pergolide和L-dopa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害的影响。
第一部分 治疗帕金森病的不同药物对基底节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
目的:应用~(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多巴胺转运体和~(131)I-epidepride SPECT显像多巴胺D_2受体,研究早期帕金森病人中用不同药物单一治疗14个月的随访情况。
方法:选择72例早期(HoehnYahr Ⅰ-Ⅱ级)PD患者双盲、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4组,分别给予安坦(6mg/d)(n=15);L-多巴制剂(美多芭250’,2.5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