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体系问题。
1.体系鸿沟:
康德认为在他的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有一条鸿沟,他希望用判断力来填补,由此产生《判断力批判》。他之所以意识到有这样的鸿沟存在,实在是因为柏拉图的相论,而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最后认为康德的填补工作没有太大必要,尽管《判断力批判》在目的论和美学方面有创造性贡献。
2.先天问题:
康德认为自己在判断力方面找到了一个新的先天原则。我们通过对第一批判的先天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克里普克对康德先天问题的所谓“修正”的讨论,找到严格康德意义下的先天定义,来印照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发现判断力的先天原则不太严格,并非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先天原则。
3.Aesthetica问题:
通过对鲍姆加登《Aesthetica》一书以及康德《逻辑学讲义》进行研究并将与《判断力批判》相比较,我们阐述了康德前批判和批判时期对美的观点的变化原因及其实质。我们揭示出,康德从来没有在“审美的”意义上使用(?)sthetisch一词,康德在论美部分的体系结构上安排这个词承担了比“审美的”外延更广泛的任务,由此我们认为国内译本在这个问题上均有误解,应予更正。
4.目的论和合目的性:
《判断力批判》分美论和目的论两大部分,而康德将这两大部分通过合目的性结合起来,美论讲述主观的合目的性,目的论讲述客观的合目的性(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