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可注射的生物降解水凝胶

朱文  
【摘要】:组织工程是世纪之交以来科学技术界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它将是21世纪外科学的一次革命。生物材料是组织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博士论文的主题为一种组织工程材料——可注射性聚合物水凝胶。相比预塑形的多孔支架,可注射性水凝胶具有不需要动用手术刀、可以根据被填充的组织空腔的任意复杂形状而凝胶化成型等优点,是组织工程中一个出现较晚、但很有特色的一类材料。 可注射性组织工程材料的范例是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即所谓Pluronics)水凝胶。该材料已经被美国大范围申请专利保护。为了取得有特色的生物材料研究,我们经与从事组织工程的组织构建工作的医生深入交流而认识到:现有的Pluronics材料用于组织工程时,存在着降解速率难以控制和凝胶化后易于在组织培养液中再次溶解的缺点。因此,本论文采用了化学凝胶的手段。考虑到该类生物材料的未来用途,该化学凝胶被设计成可以注射之后在人体环境中交联、同时又能够在人体环境中可控降解。 我们希望将来实现这样的一条思路:将可降解的、亲水的大分子单体与细胞悬液以及细胞生长因子混合,通过注射的方法可将可流动的混合悬液注入体内缺损部位,在体温下使大单体溶液原位交联从而将细胞包裹固定,交联后形成的水凝胶起到细胞多孔支架的作用;随着细胞分泌胞外基质,凝胶的逐步降解,新的组织逐渐形成,达到修复组织缺损的目的。虽然我们目前尚未进展到从事动物实验的阶段,但是,本论文所有的化学和生物学工作都是在充分考虑将来应用目的的前提下、围绕者上述可降解的化学交联水凝胶而展开。据我们所知,系统地研究上述材料在国际上也不多。在研究工作中,我们还产生了一些国际创新的思路。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造性研究为: (一)基于可降解大单体的化学交联凝胶以及制备技术。本文以被FDA批准可用于体内的亲水性聚合物为主体,共价结合被FDA批准的可用于体内的可降解的寡聚物,再共价连接可聚合基团得到可交联反应的大分子单体。我们以亲水性聚合物(PEG和Pluronics)为主体,结合可降解的寡聚酯,酰氯化后得到可交联反应的大分子单体。首先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四甲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朱文,段世锋,丁建东;组织工程用水凝胶材料[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4期
2 王身国,贝建中;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J];中国创伤骨科杂志;2000年04期
3 王身国;组织工程细胞支架[J];首都医药;2001年05期
4 陈涛,姚康德;可注射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4年08期
5 廖彦生;杨朝鲜;;组织工程细胞支架与种子细胞复合培养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02期
6 王身国,杨健,蔡晴,石桂欣,贝建中;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及细胞支架研究进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7 荆晓光;刘舒云;郭维民;李旭;吕奥;刘士臣;孟昊业;陈明学;张学亮;张增增;刘雪剑;高超;王泽浩;张彬;沈师;陶磊;杨建华;郭全义;;可注射性乙二醇壳聚糖/双醛功能化聚乙二醇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02期
8 蒋琰;陈满;陈明;张海玥;姚芳莲;姚康德;;光聚合水凝胶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7年10期
9 段世锋,朱文,俞麟,丁建东;一种新型可注射性组织工程水凝胶的双组分引发体系细胞毒性的负协同效应[J];科学通报;2005年05期
10 王身国,杨健,万玉青,贝建中;组织工程用可降解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4年04期
11 杨健,贝建中,王身国;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及其细胞亲和性改进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年04期
12 王超威;张铭;闫立论;夏培斌;刘念念;李丹杰;刘志远;程杰;崔景强;;基于水凝胶3D生物打印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02期
13 张润婧;陈玉洁;蔡超;陈震;刘河洲;;天然多糖基可注射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21年05期
14 姚芳莲;田欣露;孙达;;光交联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年05期
15 陈际达;刘伟;崔磊;曹谊林;;内部结构可控的大体积三维细胞支架制备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年01期
16 王文祖,朱强,陈霄,刘登华;纺织工程在组织工程中的地位[J];国外纺织技术;2003年09期
17 田莉;闵思佳;;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6期
18 赵卫华;朱光辉;;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0年11期
19 陈际达,刘伟,崔磊,曹谊林;离心粘结法制备孔隙连通的三维细胞支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贺超良;任凯旋;陈学思;;可注射性聚氨基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5年
2 俞麟;许威;曹路平;沈文佳;陈昌;陈琳;陈亮;慈天元;李婷;刘岩;丁建东;;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3 吴云娣;吴锡龙;贺超良;陈学思;;基于合成聚肽/多糖衍生物的可注射性复合水凝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5年
4 任凯旋;成一龙;贺超良;李杲;陈学思;;可注射性酶交联聚氨基酸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5 刘建伟;陈馨;姚红卫;黄小华;万昌秀;乐以伦;;组织工程用三维基质材料-水凝胶的初步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丁建东;俞麟;常广涛;张正;张欢;杨子刚;;嵌段共聚物类可注射性物理水凝胶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张欢;纪仕辰;段世锋;朱文;陈彦涛;吕文琦;丁建东;;组织工程水凝胶的相转变和粘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正;俞麟;赖毓霄;常广涛;彭荣;闫策;丁建东;;一种嵌段共聚物类可注射性物理水凝胶的合成与研究[A];2009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贝建中;杨飞;涂赤枫;石桂欣;王身国;;细胞支架的各种制备方法及性能比较[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曹金锋;周金平;张俐娜;;静电与偶极作用双物理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A];第十一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1 ;科学家首次打印出“会呼吸”的肺[A];《科学与现代化》2020年第一季度[C];2020年
12 樊瑜波;陶祖莱;;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3 杨志明;;组织工程发展趋势及展望[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4 樊瑜波;;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5 迟宝荣;孟祥伟;孙艳;胡春光;姜金兰;;组织工程肝构建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16 钟志远;Christine Hiemstra;Rong Jin;Pieter J.Dijkstra;Jan Feijen;;快速原位形成的生物水凝胶的合成及蛋白质释放[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7 曹谊林;崔磊;商庆新;刘伟;;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A];首届全国医疗器械学术与产业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8 张岚;吴苗琴;;组织工程黏膜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9 崔书铨;陈曦;王金耀;俞麟;丁建东;;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20 崔玉红;杨亚辉;吴云峰;;细胞支架二维和三维多孔构型的流体和固体非线性耦合及其物质传输的数值计算[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文;可注射的生物降解水凝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海滨;基于可注射性水凝胶支架材料的心肌组织工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卢文宁;基于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的可注射性组织工程化心肌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闫洪涛;准静态平面均匀流场结构条件的优化及组织工程真皮和游离皮片培养效果的初步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9年
5 李越;新型组织工程神经调节的炎性微环境对大鼠SN长段缺损的修复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9年
6 郭奇;新型组织工程神经体外构建、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高艳菲;基于气流加捻的电纺纳米纤维纱及组织工程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8 金一鹏;3D生物打印技术辅助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8年
9 李大伟;基于静电纺纤维/纱线三维大孔支架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7年
10 徐奕昊;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组织工程鼻翼软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1 韩彦;可注射生物活性海藻酸钠/硅酸盐生物陶瓷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2 黄洪超;可注射性脱钙骨基质的水凝胶制备及性能检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13 张亚东;可注射性硼酸盐生物玻璃骨水泥的制备及对骨缺损修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4 高峰;组织工程补片修补犬腹主动脉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15 王健;智能丝胶支架在中风的组织工程治疗策略中的研究和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6 舒瑶;心梗微环境适应性壳聚糖基水凝胶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17 杨家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真皮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8 刘志强;基于壳聚糖水凝胶的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19 党奇峰;低温超大孔温敏水凝胶的制备、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对虾类淋巴细胞3D培养体系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0 田维明;透明质酸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框架材料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永红;大体积细胞支架制备与表面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倪健;温敏可注射性水凝胶抗兔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甘添天;温敏性微凝胶用于可注射三维细胞支架材料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佩;植物源性组织工程角膜上皮载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5 黄孟杰;3D打印肝单元结构与细胞生长的关联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项桦;基于细胞膜片技术构建组织工程真皮的体外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7 刘洋;自体尿源性干细胞结合3D多孔小肠粘膜下基质用于兔尿道重建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8 李晓玉;脱细胞血管支架的制备及构建组织工程胆管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9 刘洁;基于糖肽分子构建新型仿生细胞支架材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覃山福;海藻酸钠—蛋白质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药物缓释、干细胞支架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1 杨斐;超分子水凝胶用于构建髓核细胞支架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12 廖彦生;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支架上的生长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13 卢璐;藻酸钙凝胶三维细胞支架的制备与评价[D];南京大学;2015年
14 王芳;具有自缓冲性能的三维细胞支架研制[D];重庆大学;2007年
15 窦竞成;可注射性多糖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年
16 陈磊;可注射吸水膨胀PMMA骨水泥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17 王中汉;3D打印钛合金微孔支架/可注射性水凝胶复合体系对骨缺损修复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8 夏柳圆;负载光敏剂和光热材料的可注射性水凝胶在肿瘤光学治疗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7年
19 成艳琪;硫酸钙骨水泥的改性及体外评价[D];天津大学;2018年
20 王凤娟;超声可视化可注射的热响应收缩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Fe_3O_4磁高疗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冯晓瑞;西安正成为投资的沃土[N];西安日报;2017年
2 田进;世界首例组织工程再生骨修复大段骨缺损技术获成功[N];陕西科技报;2017年
3 综合;南通大学开展“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N];江苏科技报;2010年
4 记者 王春 特约通讯员 李佳 首席 曹谊林;组织工程:再造完美血肉之躯[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沈雪梅;通大参与“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N];南通日报;2009年
6 记者 董映璧;俄研发出获得干细胞支架新方法[N];科技日报;2020年
7 记者 陈超;人工细胞支架可引导脑血管再生[N];科技日报;2017年
8 记者 林洵 通讯员 王继荣 罗国金;组织工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启动[N];健康报;2012年
9 ;苏州组织工程政采代理机构培训[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7年
10 记者 郑昊;我国首个组织工程产业基地在西安落成[N];陕西日报;2012年
11 张建松;上海着手开展人体组织工程的临床探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2 本报记者 王春 特约通讯员 李佳;探访组织工程“梦工厂”[N];科技日报;2005年
13 本报记者 沈英甲;组织工程:新的医学奇迹[N];科技日报;2001年
14 本报记者 汪敏华;组织工程:再造器官可能圆梦[N];解放日报;2001年
15 记者 范跃红;浙江组织工程人员上警示教育课[N];检察日报;2005年
16 王源;我国干细胞组织工程确定主攻方向[N];科技日报;2003年
17 记者 张建松 吴宇;狗头“补丁”打开组织工程广阔天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8 本报记者 陆琦;非编码RNA助力组织工程新发展[N];中国科学报;2017年
19 本报记者 白晓芸;人类机体再造的曙光组织工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20 记者 李鹏;是什么击中了曹谊林?[N];北京科技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