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大气中亚硝酸的化学行为研究
【摘要】:
亚硝酸(HONO)是较为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其浓度可直接反映城市大气污染程度。1979年第一次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在大气中监测到HONO以后,对它的研究成为大气化学的一个热点问题。白天HONO由于快速光解成为OH自由基的一个重要源,从而对由OH自由基引发的对流层化学和臭氧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HONO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危害。但目前为止HONO的产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对HONO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尤其对HONO光解生成OH自由基的量化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通常会低估HONO光解的重要性。针对HONO源研究的不足和国内系统研究缺乏的现状,本论文在利用DOAS系统进行实际测量的基础上,对大气中HONO的源和它对大气氧化潜力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模型计算和实际测量研究HONO光解生成OH自由基的贡献率,这对于我国大气化学的研究大有裨益,能够缩短我国大气环境化学与国外的差距,同时为现有大气化学模型在国内的应用补充数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测量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包括设计了长光程DOAS系统,并将其和传统点式仪器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测量方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见度是影响两种测量方法差异的主要因素。DOAS系统应用的实例研究证明了其同时测量多种污染物的优越性。通过去除背景光中夫朗和费结构和使用标准浓度NO_2校正其吸收截面,提高了HONO的测量准确度。
第二部分为现场测量,利用DOAS系统在上海市桃浦工业园区和复旦大学分别进行外场实验,系统研究不同污染程度下HONO的浓度和日变化趋势。首次使用DOAS系统进行HONO的四季测量,发现HONO浓度、HONO和NO_2的比值季节变化明显,同时HONO的日变化趋势也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第三部分为HONO的源研究,DOAS系统在测量HONO的同时反演气溶胶参数(气溶胶总比表面积),研究发现HONO浓度和PM_(10)浓度、气溶胶总比表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气溶胶表面的复相反应是HONO主要的源。同时发现HONO和NO_2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和相对湿度成正比,表面吸附水在HONO的复相反应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研究HONO光解对整个OH自由基总量的影响。在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冬夏季OH自由基贡献率的研究。通过比较HONO光解、O_3光解和HCHO光解形成OH自由基的量,可知HONO光解产生OH自由基不仅在清晨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占一天OH总量的14%(夏季)-34%(冬季),冬季HONO光解的贡献率更高。
|
|
|
|
1 |
张学典;黄显;徐可欣;;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在环境监测系统中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11期 |
2 |
聂劲松,张为俊,杨颙,王沛,胡欢陵;OH自由基及其激光诱导荧光法探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年01期 |
3 |
谢品华;付强;刘建国;刘文清;秦敏;李昂;刘世胜;魏庆农;;差分吸收光谱方法反演大气环境单环芳香烃有机物[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9期 |
4 |
汤光华;许传龙;邵礼堂;王式民;;差分吸收光谱法在线测量烟气浓度实验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2期 |
5 |
喻军;夏海平;章践立;;含Ho~(3+)的GeO_2-B_2O_3-BaO-Na_2O-Al_2O_3锗酸盐玻璃的光谱与增益特性[J];光学技术;2009年03期 |
6 |
段晓飞;宋伟;吴君君;;掺镱硅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J];光谱实验室;2009年04期 |
7 |
徐波;李蓬;周桂耀;侯蓝田;;掺Yb3+硅酸盐玻璃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J];电子技术;2010年07期 |
8 |
江卫华,骆舒心;最优吸收截面的存在性[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9 |
郝楠;周斌;陈立民;;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亚硝酸和反演气溶胶参数[J];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10 |
李子涛;李亚明;;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06年02期 |
11 |
王晓庆;陈宁;杨文君;;高聚物双光子吸收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7年03期 |
12 |
邵理堂;汤光华;许传龙;王式民;;温度对NO_2差分吸收光谱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4期 |
13 |
朱燕舞;付强;谢品华;刘文清;彭夫敏;秦敏;林艺辉;司福祺;窦科;;北京冬季大气污染物的DOAS监测与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5期 |
14 |
陈绍芬;黄承志;谭克俊;;光散射法快速灵敏测定和表征啤酒酵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
15 |
郑海明;蔡小舒;陈军;;压力对SO_2近紫外区吸收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8期 |
16 |
彭夫敏;谢品华;邵士勇;李玉金;林艺辉;李素文;秦敏;刘文清;;差分吸收光谱法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作用指示剂的监测与反演[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3期 |
17 |
董世蕊;侯蓝田;靳涛涛;韩颖;夏长明;牛静霞;周桂耀;梁丹华;李蕊;;掺镱硅酸盐激光玻璃的制备与光谱特性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9期 |
18 |
;市场动态[J];苏南乡镇企业;1997年03期 |
19 |
潘循皙,陈士明,严小敏,董文博,侯惠奇;顺磁共振法测定气相中OH自由基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9年06期 |
20 |
杨泽生,黄沈发,王敏,熊丽君;上海中长期发展的大气环境制约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