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和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及三维结构的研究

黄益澍  
【摘要】: 结核病作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已经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之一,它能够在宿主巨噬细胞中持续存活,每年引起八百万人感染,其中有三百万病人由于得不到合理的治疗而死亡。此外,在过去40年以来,一直没有开发出治疗效果比异烟肼更优的药物。而多耐药菌株(Muti-drug resistant,MDR)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以及与艾滋病的共同作用,使得结核病的疫情进一步恶化。开发更有效、更快速的抗结核新药,彻底攻克结核病已势在必行。 结核杆菌的基因组含4000多个基因,其中有250个基因编码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酶,和大肠杆菌相比多了4倍有余。结核杆菌的细胞壁以肽聚糖为基本架构,共价结合阿拉伯半乳糖及分支菌酸。分支菌酸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脂肪酸,它和结核杆菌的毒力、结核杆菌逃逸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息息相关。另外,细胞壁所含的脂类约占细胞壁干重的60%等等,这些事实均说明了脂肪酸代谢对结核杆菌的重要性。丙二酰CoA:ACP转化酶(Malony-CoA:ACP transacylase,MCAT)是脂肪酸代谢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Malonyl-CoA形成Malonyl-ACP,后者进入脂肪酸碳链延长循环,每次增加2个碳原子。ACP(Acyl carrier protein)是FASⅡ系统中的小且酸性的蛋白,它在脂肪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大分子脂肪酸的合成及结核细胞壁的装配紧密相关。ACP与MCAT都是很好的抗结核药物靶位的候选对象。 本论文共克隆、表达、纯化了结核杆菌的两个MCAT和三个可能的ACP蛋白,并检测了这些蛋白的一些生理生化功能及特性。在酶活测定中,我们了解到FabD和FabD_2的性能相近,几种二价阳离子对酶活的影响不大;Rv1344转录的蛋白确实具有载酰功能,而Rv0033可能在别的通路中发挥作用。RT-PCR试验阐明了两个MCAT蛋白在结核杆菌侵入巨噬细胞后的转录情况,其中FabD的表达上调,而FabD_2表达量减少,证实了结核杆菌两个MCAT蛋白在结核病急性及持续感染中的重要性。通过Western检测,耐药菌株感染的病人血清和敏感株病人血清中都具有Acp1344的抗原,说明了Acp1344的重要性及它作为结核诊断的辅助指标的可能。此外,我们还通过Rv1344基因的定点突变试验,验证了Acp1344蛋白中一些序列的重要性与保守性。 圆二色谱的测定,使我们得到了几种蛋白的二级结构。为了获得这些蛋白的三维结构,设计出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我们还与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合作,对这些蛋白进行了晶体生长的尝试性实验。最终得到两个MCAT的晶体,其中FabD的分辨率在2(?),而FabD_2晶体的分辨率只有6(?)。最后,我们解析出FabD蛋白的晶体结构。虽然未能得到Acp1344的晶体结构,我们仍用同源模建的方法,得到了该蛋白模拟的三维结构,为设计有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打下良好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建平,乐军,王洪海;结核分枝杆菌的真核生物样信号转导元件[J];生命的化学;2001年01期
2 赵明才;鲍朗;吴悦涵;张会东;;结核分枝杆菌Rv2994基因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与鉴定[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吴旻;发展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刻不容缓[J];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12期
4 刘晓,施锐,张士璀,戴桂林;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经济[J];生物学杂志;2004年04期
5 郑伟国,郭英,常春艳;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口岸卫生控制;2004年05期
6 ;科学出版社生命科学编辑部新书推介[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4期
7 崔向军;;生物信息学在DNA局域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24期
8 李强;胡志东;;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J];医学综述;2007年11期
9 ;生物信息学试题答案(2)[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10 张小慧,李桂源;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在大规模测序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0年01期
11 朱佳鸣,郭勇,唐权,祖云霞;国内外生物信息学WWW服务器及数据库[J];微生物学通报;2002年01期
12 马轩,杜雄明;生物信息学应用于植物科学的三个实例[J];自然杂志;2004年01期
13 Teresa K. Attwood ,李伟;生物信息学的通天塔[J];世界科学;2001年01期
14 京塔;;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分析方法[J];现代渔业信息;2008年09期
15 郝鲁江,梁泉峰;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其应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6 张立人;试论生物信息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17 杨仑,沈文飚,陈虹,姜洋,张琳,徐朗莱;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水稻候选SNP发掘[J];中国水稻科学;2004年03期
18 张果,孙荪,梁明珠,王超,王冠,葛新,邬强,马郁芳;结核分枝杆菌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wbbL)的克隆和表达[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9 ;《生物信息学导论》出版[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20 韩笑;杜培革;;结核分枝杆菌中能模拟DNA的氟喹诺酮耐药蛋白[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斐;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应答基因相互作用拓扑图的构建[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戴广明;曹以诚;杜正平;陈洵;黄曙海;逄宇;周杨;黄海荣;赵雁林;;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许优;孙惠平;张增贤;刘莉娜;;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定量方法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毅;李卫民;田苗;孙照刚;李传友;周辉;张治国;高铁杰;高峰;;快速筛选定义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的新方法[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月新;辛毅;马郁芳;;结核分枝杆菌RmlB的表达、纯化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6 刘焰;刘胜武;谈蓉;马立新;刘君炎;;结核分枝杆菌Ag85B与ESAT-6双顺反子重组腺表达载体的构建[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园;钟敏;王易伟;钟静;胡频频;毛旭虎;;Rv0341用于诊断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研究概况[A];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委员会、中国防痨协会基础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林志雄;贾坤;罗长保;鱼海琼;陈茹;赵吟;谢凯英;李守军;;牛分支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检测探针的筛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周培富;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概况[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赵全菊;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毒力因子的分子遗传研究[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益澍;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和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及三维结构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敏;生物信息学中多序列比对等算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曾智勇;猪呼肠孤病毒SC-A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子遗传特征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4 肖庆;硬粒小麦硒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革新;α-淀粉酶性能与结构关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6 李艳芸;HLA-DRB1基因编码区SNPs的分析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童庆;面向基因预测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刘立芳;生物信息学中的多序列比对与模体识别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郭雨珍;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比较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熊赟;生物序列模式挖掘与聚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曼美;结核分枝杆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Rv0992c的性质及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翠平;结核分枝杆菌烯酰辅酶A水合酶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蔡溢;结核分枝杆菌RmlA的表达、纯化以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王霞芳;IFN-γ增强BALB/c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抵抗力[D];苏州大学;2002年
5 曹立雪;应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6 韩喜琴;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研究及评价[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4年
7 王琳;结核分枝杆菌ClpX和ClpP2蛋白酶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丁卫民;耐多药肺结核与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9 吴玉敏;1.结核分枝杆菌去标签Mtb8.4-Hspx和Hspx-Mtb8.4基因克隆及表达 2.FTY720对肾移植受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10 佘茜;结核分枝杆菌PPE68蛋白的表达及初步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恩青;生物信息学:促动BT与IT双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刘义;生物信息学产业浮出水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3 英潮;生物信息学演绎“变脸”[N];中药报;2002年
4 中科院院士 强伯勤;生物信息学蕴有巨大效益[N];光明日报;2002年
5 白毅;加强生物信息学建设推动人类基因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周颖;李梢:生物信息学为证候研究提供新视角[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春霆 郝柏林;生物信息学孕育大产业[N];经济日报;2000年
8 刘丽丽;高性能计算为生物信息学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严飞;生物信息学 新世纪的新科学[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张亚东;“交点”上的舞蹈[N];计算机世界;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