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弹靶侵彻动态响应的理论与数值分析

王政  
【摘要】: 本文讨论国防工程中钻地弹等武器研制以及防护设施建设相关的弹靶动态响应问题。弹体碰撞靶体并进入靶体内部的动力学过程称为侵彻,它涉及到弹体和靶体的大变形等几何非线性、塑性和损伤断裂等材料非线性和接触作用的边界非线性问题,因此是力学、材料学和计算数学学科中的挑战性课题,目前还有许多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答。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长杆弹体侵彻问题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 长杆弹体是侵彻较厚靶体的常见弹体。分析长杆弹体侵彻厚靶问题的理论方法主要有空腔膨胀模型和Tate模型,其缺点是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人为调整材料参数。 本文基于速度势分析的方法研究刚性长杆弹体对有限厚靶的侵彻与穿透问题。推导了靶体中速度场与应力场的计算方法,据此研制了分析侵彻过程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卵形、锥形和球形等不同头部形状的长杆弹侵彻问题,同实验和有限元程序的比较表明该理论分析方法能够反映弹靶侵彻过程的力学机制,其计算结果切实可信。同其它侵彻问题分析方法相比,该分析方法无需人为调整材料参数即可得到同实验一致的结果。同基于大型程序软件的数值模拟相比,其材料参数易于确定,计算时间大大减小。 计算分析铝靶侵彻和穿透的缩比模型问题,得到了无量纲侵彻深度和剩余速度相等以及弹体减加速度与几何尺寸成反比的重要结果。研究混凝土靶板侵彻问题,适当选取混凝土强度参数后可得到同实验基本一致的计算结果。该分析方法可以在相关的工程问题研究中广泛应用。 2 LTZ-2D程序数值模拟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时的动态响应问题。 LTZ-2D程序是二维有限元弹塑性流体力学程序,适用于高速碰撞等问题的动力学分析。LTZ-2D程序在数值模拟厚靶侵彻问题时,侵彻深度等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LTZ-2D程序进行了二次开发。 LTZ-2D程序中的混凝土本构模型主要采用JH-1模型,其缺点是损伤度对强度影响较小,本文对JH-1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另外,分析计算模型中靶体网格划分和侵蚀因子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建立计算模型的基本方法。减小了LTZ-2D程序侵彻深度等计算结果的人为性影响。给出同实验相符的侵彻深度、弹体速度和减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等计算结果,以及定性合理的弹体压力、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分布等结果。据此对装药弹体模型优化设计等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的论证分析。 3冲击载荷下混凝土本构模型的分析与构建研究。 防护工程以及多级弹体对混凝土介质的冲击等问题中需要密切关注混凝土介质的损伤和破裂情形,为对此问题进行更有效的数值模拟分析,迫切需要构建能够更好地描述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本构模型。 本文系统总结了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和有代表性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分析适用于冲击问题的混凝土本构模型的构建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数值模拟冲击问题的新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全面考虑了应力的第二和第三不变量、应变率以及拉伸和剪切损伤等诸多影响因素,可以描述混凝土力学响应中线弹性、塑性硬化和损伤软化的力学过程。构建本构模型时,在拉压子午线之比同应力球量的关系、各个屈服面之间硬化与软化的描述以及拉伸损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法。将所构建的本构模型加入到LTZ-2D程序,研究确定了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对混凝土靶板的穿透问题进行了数值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弹体剩余速度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并成功得到混凝土靶板破裂的计算图像。本文所构建的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冲击载荷作用下混凝土动态响应的主要特性,比冲击问题分析中常用的JH-1混凝土本构模型优越。 4混凝土靶斜侵彻问题三维数值计算与分析。 武器与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都属于斜侵彻问题,此时弹体碰撞靶体有一定的倾角(弹体轴向与目标面法向夹角大小),或有一定的攻角(速度方向与弹体轴向夹角大小)。斜侵彻相关问题的数值模拟需要三维程序计算,LS-DYNA是使用较多的软件之一。 本文对LS-DYNA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定量检验和定性分析。利用LS-DYNA数值计算装药弹体斜侵彻混凝土靶问题,主要关注弹壳内部装药的压实效应以及倾角和攻角对弹体动态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及其分析表明,在侵彻的早期阶段,装药已经压实,装药和弹体尾部留出空隙。倾角和攻角都会引起弹体的偏转和弹壳应力的升高,降低弹体的侵彻能力。攻角(如5°)可能严重地影响侵彻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菊珍,周淑荣,于志鲁,傅樱;钨珠对铝、钢靶侵彻的数值研究与分析[J];爆炸与冲击;1992年03期
2 沈培辉,王晓鸣,赵国志;分段杆侵彻增量分析[J];弹道学报;1999年04期
3 温万治,恽寿榕,赵衡阳,张月琴;聚能装药侵彻钢板全过程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1年02期
4 刘云飞,王天运,蒋沧如;弹体侵彻混凝土深度计算公式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孙韬,冯顺山,裴思行,张国伟;钨球对多层LY12CZ硬铝间隔靶侵彻分析[J];兵工学报;1998年02期
6 沈成康;弹体侵彻混凝土板的挤凿机理分析方法[J];力学季刊;1999年02期
7 宋丽萍,王华;美国精确制导侵彻钻地武器的发展[J];飞航导弹;2000年01期
8 宋顺成,才鸿年;弹丸侵彻混凝土的SPH算法[J];爆炸与冲击;2003年01期
9 杨超,张宝平,李灿波,田时雨;侵彻过程中穿甲弹温升机制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10 吴晓莉,张河;侵彻弹弹头形状设计中摩擦力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1 于世英;聚能装药对现代装甲作用的模糊数学模型[J];弹箭技术;1995年01期
12 殷大虎,孙大力;地面防空武器的新挑战——钻地弹[J];中国航天;1998年08期
13 刘瑞朝,何满潮,任辉启,施鹏;射弹侵彻中的攻角效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4 杨超,赵宝荣,付克勤,田时雨;钨合金穿甲弹侵彻装甲反向喷溅金属流的性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3期
15 宋卫东,宁建国,张中国,段卓平,李金柱;多层加筋靶板的侵彻模型与等效方法[J];弹道学报;2004年03期
16 王晓鸣,赵国志,沈培辉,方清;高速分段弹的侵彻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7 潘正伟;钨合金长杆体垂直侵彻半无限厚钢靶的非相似材料模拟[J];弹道学报;1998年01期
18 蔺建勋,蒋浩征,蒋建伟,王秀兰;弹丸垂直侵彻混凝土介质的理论分析模型[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8年03期
19 李永池,袁福平,胡秀章,朱林法,王道荣;卵形头部弹丸对混凝土靶板侵彻的二维数值模拟[J];弹道学报;2002年01期
20 王政,倪玉山,曹菊珍,王元书,张文;卵形头部刚性弹侵彻厚靶的半解析模型[J];爆炸与冲击;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明;;高速弹丸侵彻混凝土性能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李媛;智海运;谢永亮;;钢管栅混凝土侵彻性能试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3 李建春;俞茂宏;范寿昌;龚尧南;;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厚混凝土靶的动力学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杨大峰;刘国权;杜忠华;;层状复合板抗弹侵彻理论计算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5 汤文辉;徐志宏;;高速侵彻过程的SPH模拟[A];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梁龙河;曹菊珍;王政;;混凝土靶球形腔膨胀侵彻模型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7 范锦彪;徐鹏;李东红;祖静;;硬目标侵彻动态参数记录仪[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明洋;戚承志;陈士林;钱七虎;;岩石中侵彻与爆炸作用的近区问题[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凤国;李恩征;;弹体对半无限厚混凝土靶侵彻的数值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1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二室四组;;破甲过程初步分析及一些基础知识(续)[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波;长杆射弹对混凝土的侵彻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张华鹏;防弹材料冲击破坏机理及其纤维的衰减规律[D];东华大学;2002年
3 马利;无网格法及液体射流高速碰撞与侵彻模拟[D];浙江大学;2007年
4 王庭辉;陶瓷和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及防护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孙炜海;锥头弹丸正撞击下金属靶板破坏模式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元博;纤维增强层合材料的抗弹性能和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杜忠华;动能弹侵彻陶瓷复合装甲机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楼建锋;侵彻半无限厚靶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9 徐伟芳;计及靶体宏细观结构影响的低速侵彻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唐亚鸣;战时桥梁损伤监测及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占元;某船板钢侵彻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李引良;成型装药侵彻钢筋混凝土结构动态响应初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孙兵兵;某船体钢弹板侵彻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4 崔伟峰;动能弹丸侵彻混凝土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5 许志明;高速钻地弹水泥靶侵彻过程的实验研究与计算机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路中华;尖拱类弹丸侵彻水沙介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7 蒋荣峰;动能侵彻弹侵彻混凝土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李东红;侵彻加速度存储测试系统的研究及其信号处理与分析[D];华北工学院;2004年
9 龚若来;穿甲弹侵彻金属靶板的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孙岩;含密排刚玉球钢纤维混凝土遮弹层抗侵彻特性的初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方;“战斗”在这里打响[N];解放军报;2005年
2 乐俊淮;新弹实战,美军喜忧参半[N];中国国防报;2003年
3 刘治德 郭晓洪;21世纪的精确制导武器技术[N];解放军报;2001年
4 陈宇 邹晓明 陈羿舟;独辟蹊径的坦克反应装甲[N];中国国防报;2008年
5 记者 曲国斌 钱铮;地下设施有克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 崔德勋;精确制导弹药作战效能提升[N];中国电子报;2003年
7 马庆恒 冯珠光;子弹头:五颜六色为哪般?[N];中国水利报;2002年
8 马庆恒 冯珠光;子弹头:五颜六色为哪般?[N];中国国防报;2002年
9 连鲁军;“武士”升级用“埋头弹”[N];中国国防报;2004年
10 王展;为什么弹头颜色五颜六色?[N];中国国防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